[发明专利]一种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5662.6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2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俞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金龙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5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6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防辐射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用品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手机的防辐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市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手机通讯的过程中会出现电磁辐射,由于手机需要近距离使用,长期在如此的近距离受到电磁波的辐射,会使人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并引发癌症。
目前,市面上有针对手机辐射的防辐射手机套,这些产品是屏蔽原理,防辐射手机套如果能够完全屏蔽信号,在这种(收讯/信号)情况下,手机对人体的辐射是完全可以屏蔽掉的;但是当手机套将对人体辐射的电磁波完全屏蔽掉的同时,手机天线接受外界信号的能力也会受到干扰,这样,手机就不能正常进行通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能够将手机对人体辐射的电磁波吸收,以减少手机对人体的辐射,并能保证手机正常的通讯。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包括:用吸波塑料注塑成型的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壳体和装饰层。
优选地,吸波塑料注塑成型的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壳体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PS(聚苯乙烯)塑胶原料占60~90%和吸波防辐射功能粉末材料占10~40%混合制成。
吸波防辐射功能粉末材料为碳粉和羰基铁粉的混合料,其中,碳粉,羰基铁粉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碳粉占60-90%,羰基铁粉占10-40%。
优选地,吸波塑料注塑成型的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壳体层厚度为0.6-2.5mm。
此外,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壳体上留出对应的摄像头孔,按键孔,接线孔。
此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壳体外侧和内侧面上的装饰层。
优选地,装饰层为喷立体漆,丝移印,水转印,里外PU喷漆表面处理,可以制成各种图案和内容,作为展示美观。
吸波塑料制作方法是:按照不同配方需求先将PS(聚苯乙烯)塑胶原料与吸波防辐射功能粉末材料倒入高速混炼机共混,得到共混物,再向高速混炼机中倒入塑料加工助剂共混,得到最终共混物,再将最终共混物倒入双向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挤出条状共混物,通入水槽进行冷却,冷却后进入切粒机切成吸波塑料母粒。注塑产品前要先烘料八十度,2-4个小时,再注塑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本发明采用吸波塑料注塑成型的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壳体将手机发出的多余电磁波吸收,在不影响通话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电磁辐射,减少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的外侧平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安装在手机上的侧面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的内侧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安装在手机上的内侧平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的外侧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安装在手机上的侧面平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的内侧平面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安装在手机上的内侧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保护装置壳体;2-摄像头和按键孔;3-手机屏幕;4-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的外侧平面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安装在手机上的侧面平面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的内侧平面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安装在手机上的内侧平面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包括吸波塑料注塑成型的保护装置壳体1;和设置在保护装置壳体1上的装饰层4;和设置在保护装置壳体1上的摄像头和按键孔2。
如图2、图4所示,本发明的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为安装在手机3背面上的靠材料的弹性两侧镶嵌夹紧的壳体1,壳体上留有摄像头和按键孔2组成。
本发明的吸波塑料注塑成型的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壳体1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PS(聚苯乙烯)塑胶原料占60~90%和吸波防辐射功能粉末材料占10~40%混合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金龙,未经俞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56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