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花籽油的水相酶解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3762.5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2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刘贺;朱丹实;张娟;解玉梅;何余堂;李君;宋艳云;许婉婷;杨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1/04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1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花 水相酶解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脂提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花籽油的水相酶解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又称草红花,属双子叶植物纲、菊科,有活血通经、祛淤止痛的作用;原产埃及,在欧洲、美洲、澳大利亚和中国等许多地方都有栽培,全世界红花年种植面积约110万hm2,种子产量约89万t。种子(红花籽)含油25%左右,含粗蛋白15%~19%,其亚油酸含量是所有已知植物油中最高的,约占73%~85%。红花籽油具有降压、降脂、软化血管的作用,可以稳定血压,增强体质,促进微循环,间接恢复神经功能,降低胆固醇,可预防心血管的发病率,特别对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老年肥胖症等防治极为有利。
目前,提取红花籽油的主要方法是采用高温压榨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高温压榨法,容易使红花籽蛋白质会变性,且营养成分易遭到破坏,得油率低,只有55%左右,红花籽饼粕只能用作饲料,使红花籽加工附加值降低;有机溶剂萃取法,通过有机溶剂浸出,会导致的溶剂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并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花籽油的水相酶解提取方法,该方法充分保留红花籽的营养成分,红花籽得油率较高,红花籽饼粕附加值高,且不需使用有机溶剂,避免溶剂残留,对环境友好。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红花籽油的水相酶解提取方法,其具体步骤是:
1.红花籽破壳和脱除包衣
去除红花籽外壳得红花籽仁,脱掉并除去包衣;
2.干法破碎
将脱除包衣的红花籽仁进行干法破碎,得粒度为10目~150目的红花籽仁粉;
3.酶解反应
将破碎的红花籽仁粉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5~1:20混合,无机碱调pH为6.5~7.5,在50℃~60℃下,加入中性蛋白酶,酶解反应2h~6h,所述的红花籽仁粉与中性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0.001~1:0.01;再降温至30℃~40℃,用无机碱调pH为7.5~8.5,加入碱性蛋白酶,所述的红花籽仁粉与碱性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0.001~1:0.01,酶解反应2h~6h,得酶解液;
4.离心
将酶解液进行离心,自上而下分离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红花籽渣,将乳状液添加复合植物蛋白酶,所述的复合蛋白酶由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酶、风味蛋白酶组成,所述乳状液与复合植物蛋白酶的体积比为1:0.001~1:0.005,反应温度为40℃~70℃,反应时间为1h~8h,进行破乳,离心分离得到游离油,将所得游离油全部收集,即得红花籽油。
所述复合蛋白酶中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酶、风味蛋白酶按质量份数计分别为100份、80份~120份、80份~120份、80份~120份。
所述红花籽仁粉的粒度为10目~60目,更好地破坏红花仁的组织细胞以利于酶对组织细胞的降解。
所述红花籽仁粉与中性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0.004~1:0.008;中性蛋白酶酶解反应温度为52℃~58℃,反应时间为3h~5h,酶活性最强,酶解效果好。
所述红花籽仁粉与碱性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0.004~1:0.008;碱性蛋白酶酶解反应温度为32℃~38℃,反应时间为3h~5h,酶活性最强,酶解效果好。
所述乳状液与复合植物蛋白酶的体积比为1:0.002~1:0.004。
所述破乳温度为50℃~60℃,反应时间为3h~5h,酶活性最强,酶解效果好。
脱掉并除去包衣时,采用50℃~60℃热风处理红花籽仁20min~30min,在3kPa~10kPa压力下,用20℃~25℃冷风降温,将红花籽仁互相摩擦脱掉包衣后,利用气流分离除去包衣。
所述复合蛋白酶中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酶、风味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1:1:1。
所述无机碱为NaOH或KO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采用干法破碎,能避免破碎过程中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减少破乳剂的用量,降低成本。
2、通过生物方法制备红花籽油,能避免油脂压榨造成脂肪的氧化,充分保留红花籽的营养成分,避免浸出法提油易导致溶剂残留的问题,能获得较高的游离油得率,得油率为65.6%-72.6%。
3、降低了红花籽蛋白的变性程度,提高了红花籽蛋白的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海大学,未经渤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37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