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及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增强现实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3626.6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9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颖;古鉴;王强;刘艳;陈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梦想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G06K7/1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孙东风;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应用于 增强 现实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增强现实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以移动终端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真实图景,
以及,以移动终端的数据处理单元识别和/或跟踪标识信息和/或非标识信息,并获取与所述标识信息和/或非标识信息对应的增强现实应用数据,进而输出和展示增强现实应用数据与真实图景叠加的增强现实图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增强现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现实应用数据是被存储于移动终端内的;
或者,所述增强现实应用数据是被存储于数据库内的,移动终端在识别和/或跟踪标识信息和/或非标识信息后,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信息,再经由服务器从数据库下载获得与标识信息和/或非标识信息对应的增强现实应用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增强现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二维码和/或自然特征跟踪标识,所述非标识信息包括LBS服务信息、RFID服务信息、WIFI地址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增强现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包括用户自定义的标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增强现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现实图景是经由设于移动终端内的显示模块而输出至移动终端的人机界面上的。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增强现实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操作人员经由人机界面对增强现实图景进行调整的操作。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用于摄入与标识信息和/或非标识信息匹配的真实图景的第一模块;
用于识别和/或跟踪标识信息和/或非标识信息的第二模块;
用于获取与标识信息和/或非标识信息对应的增强现实应用数据的第三模块;
用于将增强现实应用数据和与标识信息和/或非标识信息匹配的真实图景组合的第四模块;
以及,用于将增强现实应用数据与真实图景叠加的增强现实图景输出并展示的显示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增强现实应用数据是被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中;
或者,所述增强现实应用数据是被存储于数据库内的,第三模块根据第二模块识别和/或跟踪的标识信息和/或非标识信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信息,再经由服务器从数据库下载获得与标识信息和/或非标识信息对应的增强现实应用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至少可供操作人员对标识信息和/或非标识信息进行选择和编辑,选取和控制待摄入的真实图景类型和范围,以及,对增强现实图景进行操控的用户控制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包括增删和对标识信息进行自定义的操作,所述对增强现实图景进行操控的内容包括调整增强现实图景的视域、视角、位置、形态及大小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组以上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梦想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梦想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36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极材料制造装置
- 下一篇:轧制生产线中的连续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