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2-对甲基苯酰氧基-14-脱氧穿心莲内酯光亲和标记分子探针、制备方法及其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3285.2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9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晶;杨超;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33 | 分类号: | C07D307/33;A61K31/365;G01N33/52;A61P29/00;A61P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2 甲基 苯酰氧基 14 脱氧 穿心莲 内酯 亲和 标记 分子 探针 制备 方法 及其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2-对甲基苯酰氧基-14-脱氧穿心莲内酯光亲和标记分子探针,它们的制备方法及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背景
近数十年来,由于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化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新药研发的模式和方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当今创新药物的发现越来越依赖于靶点的发现以及靶点与活性化合物作用模式的确定,而目前基因水平上的生物技术还不能解决哪种蛋白质是针对某种疾病的小分子药物的靶点,因此针对药物发现研究的技术重心由基因组转向了蛋白质组。而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小分子探针标记技术在药物靶点发现过程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极大的促进了药物研发的进程。
光亲和标记小分子探针是一种活性基于蛋白谱技术,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有机化学等多学科的优势,用于包括靶点发现在内的蛋白质功能研究的高选择性的分子探针。该探针主要包括四个功能部位:活性基团、光亲和标记基团、连接基团和报告基团或潜在的报告基团(可以与连有叠氮基团的生物素等发生“click”反应引入报告基团)。光亲和标记基团的作用是在探针分子与靶点蛋白形成复合物后经紫外光照射,光亲和标记基团分解产生很活泼的反应中间体卡宾或氮宾,该中间体含有自由电子对,可以将探针分子以共价键结合的方式稳固地标记在靶点蛋白的活性部位,然后再利用潜在的报告基团进行分离、纯化、检测等操作。因此光亲和标记技术是研究分子水平上配体与靶标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方法。
开展小分子探针标记技术研究对于已知药理活性而靶点不明确的活性分子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新的药物靶点的发现,或者对一个已知蛋白的功能作新的阐述,这对于从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些靶点可被发展为高效、快速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并在短时间内随机筛选大量的小分子化合物,发现一些更高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作为先导物用于进一步的新药开发研究。这样,从一个小分子探针为起点,其母体化合物或许在类药性、有效性,甚至代谢稳定性等方面存在问题,但新发现的化合物则不受原有结构的限制,有更宽的改造空间。
12-对甲基苯酰氧基-14-脱氧穿心莲内酯是一种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其分子结构为:
12-对甲基苯酰氧基-14-脱氧穿心莲内酯以穿心莲内酯为起始原料,经缩酮保护、重排、酯化等步骤合成得到。近年来的研究表明,12-对甲基苯酰氧基-14-脱氧穿心莲内酯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如李晶等报道了12-对甲基苯酰氧基-14-脱氧穿心莲内酯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的两种主要的炎症介质TNF-α和IL-6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在20μM剂量下,对这两种炎症介质的抑制率分别为58.4%和67.9%,强于穿心莲内酯的37.46%和44%。另一方面,12-对甲基苯酰氧基-14-脱氧穿心莲内酯对生理状态下的巨噬细胞分泌炎症介质TNF-α和IL-6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在20μM剂量下对TNF-α和IL-6分泌的促进率分别为52.29%和27.68%,而穿心莲内酯则没有表现出这种作用(Li J,Huang WL,Zhang HB,et al.Synthesis of andrographolide derivatives and their TNF-a and IL-6 expression inhibitory activities[J].Bioorg.Med.Chem.Lett.,2007,17,6891-6894.)。上述结果说明12-对甲基苯酰氧基-14-脱氧穿心莲内酯对巨噬细胞的功能活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且至少部分是通过对巨噬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调节来实现的,但其靶蛋白及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巨噬细胞为一类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的重要细胞,巨噬细胞上存在着多种受体和相应的信号通路,其信号过度活化或活化不足会导致机体功能异常和疾病的发生,而巨噬细胞膜和细胞内存在着其它很多信号通路的正相或负相调控,使之维持适度的活化水平。调控巨噬细胞的活化与功能对败血症等失控性炎症反应,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Tolls样受体及其信号通路中的一系列蛋白激酶IRAK家族、MAPK家族、泛素化酶E2及转录因子NF-κB、AP-1等都已成为调节巨噬细胞活化的潜在药物靶点,探究这一复杂的调控网络的信号关联与调节机制,以及新的调控分子的发现也是当前该领域的前沿热点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32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