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太阳能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所用打孔器和定位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3203.4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2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B28D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23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太阳能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所用 打孔器 定位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陶瓷太阳能板。本发明还涉及了该陶瓷太阳能板的制备方法以及该方法中所用的打孔器和定位模块。
背景技术
见图5所示,陶瓷太阳能板具有中空体10,中空体10内部设有若干隔板11。其工作原理为:太阳光照射在陶瓷太阳能板的向阳面,向阳面上的吸热涂层吸收热量后,加热中空体10中的水。由于隔板11均为一端封闭一端敞开,所以水在中空体10中流动。
目前,制备该陶瓷太阳能板多采取注浆成型法或挤出法。其中,注浆成型法生产周期长、效率低,不适应大量生产。而挤出法对于挤出的陶瓷太阳能板中间的隔板11需要经过隔板挖孔的工艺。但是,由于陶瓷太阳能板的隔板11密封隐蔽于中空体10的内部,造成隔板挖孔的工艺较为困难,致使陶瓷太阳能板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太阳能板,它具有其隔板上的通孔的形成较为容易,从而降低了陶瓷太阳能板的制备成本的特点。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陶瓷太阳能板的制备方法以及该方法中所用的打孔器和定位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陶瓷太阳能板,包括中空体,该中空体包括2个边板,2个边板上分别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且中空体的内部纵向设有至少1根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部均设有通孔,其中左端的通孔和进水孔同轴、右端的通孔和出水孔同轴,同时,中空体两端均粘附有端部封板。
所述进水孔处粘附有进水管,出水孔处粘附有出水管。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隔板上的通孔的形成较为容易,从而降低了陶瓷太阳能板的制备成本。本发明的陶瓷太阳能板的隔板的两端部均设有通孔。该2个通孔分别和进水孔、出水孔同轴。这样,隔板上通孔的形成可以在制备进水孔、出水孔的同时,将钻头等工具向前延伸,进而同步形成隔板上的通孔。同时,端部封板通过粘附的方式和中空体连接。这样,端部封板的粘附可以在隔板上的通孔形成以后进行,从而在加工通孔时,隔板的端部处于裸露状态,为通孔的形成提供了便利。
制备该陶瓷太阳能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挤出中空体;
B)通过定位模块将隔板卡紧;
C)通过打孔器打出进水孔以及和该进水孔同轴的通孔、打出出水孔以及和该出水孔同轴的通孔;
D)将2个端部封板分别粘附于中空体的端部。
所述步骤C)中包括有脱泥操作。
该方法所具有的优点是:工艺简单,通孔的形成较为容易,且位置准确。具体的,该方法在原有挤出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从而较为简单。通孔的形成在裸露的状态下进行,便于操作者观察。而且通孔和进水孔或出水孔同步形成,便于操作。而定位模块避免了隔板的变形和保证了通孔位置的准确。
所使用的打孔器包括打孔管,该打孔管内设有芯杆,且该芯杆能够和打孔管相对运动。
所使用的定位模块包括隔块,该隔块上设有定位孔。
所用打孔器的优点是:打孔器的打孔管内的芯杆可以移动。当打孔时,隔板和边板上的余泥能够进入打孔管内,且随同打孔管带出中空体,避免余泥留置于中空体内的情况。当打孔管从中空体内抽出后,芯杆向外推出,从而使打孔管内重新中空,便于下一次操作。
所用定位模块的优点是:隔块能够避免隔板的变形,且定位孔保证了通孔位置的准确,避免出现打偏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备过程的示意图;
图5是原有技术的中空体内部的水在加热时进行流动的示意图。
图中:10、中空体,11、隔板,111、通孔;12、边板,121、进水孔,122、出水孔;20、端部封板;31、进水管,32、出水管;40、定位模块,41、隔块,411、定位孔;50、打孔器,51、打孔管,52、芯杆;60、余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32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库排氨装置
- 下一篇:对广播个人数据的规则进行参数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