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博客蕴含交通信息融合的D-S证据理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3199.1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5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陆锋;张恒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17/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博客 蕴含 交通 信息 融合 证据 理论 方法 | ||
1.一种微博客蕴含交通信息融合的D-S证据理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根据交通拥挤程度,确定证据理论辨识框架Θ及命题空间2Θ;
根据有效时间窗Tinterval和路网路段road,抓取与交通信息主题相关的微博客内容,组成需要融合的微博客数据集V;
微博客信息Vi预处理操作,包括自然语言分词、词义消歧、词义干化,得到微博客交通状态描述词汇集Wi;
引入中文语料库资源Corpus={Cwikipedia,Chownet,...,Cnum},计算微博客交通状态词汇集Wi与命题空间中词汇的词义相似度Sim;
计算微博客消息Vi的词义相似度加权评价Scorei,确定证据理论基本概率分配函数m(Vi);
通过Dempster合成法则进行证据合成及证据决策,确定该路段road微博客蕴含交通信息融合结果TStateroa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交通拥挤程度确定证据理论辨识框架包括:
交通拥挤程度的确定可参照部分国家标准,如公安部2002年公布的《城市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路网交通拥挤程度分类;
交通拥挤程度的确定与实际融合需求相关;
证据理论辨识框架及命题空间不限制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有效时间窗口及路网路段,抓取交通信息主题相关微博客,组成需要融合微博客数据集V包括:
有效时间窗口T定义为交通信息时间Tcurrent进行扩充而形成的时间段,即T=[Tcurrent-Δta,Tcurrent+Δtb]其中Δta与Δtb用户定义参数;
路网中路段以路网道路名称为研究对象或者以导航路网中的道路分段为研究对象;
微博客数据集V与实际选取的路网路段相关;
微博客数据集V的构建过程是本专利不涉及的;
微博客数据集V不限制其存储形式,可以是数据库或者数据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引入中文语料库资源Corpus,计算微博客交通状态词汇集Wi与命题空间中词汇的词义相似度Sim包括:
中文语料库资源Corpus不限制语料库类型,可以为维基百科,知网等;
词义相似度Sim的计算过程是本专利不限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博客内容的词义相似度相似度加权评价Score,确定微博客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m(Vi)包括:
微博客内容词义相似度加权评价计算,具体为:
其中,k为证据理论命题空间中的命题,term微博客交通状态描述词汇集Wi词汇,sum为微博客的数量,num(k)为包含命题k的微博客数量,boost(user)为该微博客用户的激励函数,反映了该用户的重要程度,默认值为1,该值越大说明该用户越重要。
微博客内容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计算,具体为:
。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用户提供的所要融合路段及融合时间条件,完成所述微博客蕴含交通信息融合;
根据用户提供的所要融合区域内路段及融合时间条件,完成所述微博客蕴含交通信息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31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和信息获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向待编程设备烧录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