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运营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3158.2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0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莉梅;李蕊;苏剑;刘伟;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再生能源 分布式 发电 运营 模式 成本 效益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益/成本计算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运营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对世界各国提出了低碳发展的迫切要求。为了贯彻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战略部署,提升可再生能源产业战略地位,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分布式发电相关的规划、实施政策和资金补助政策,导致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迅速扩张。但分布式发电应该由谁来经营,采用哪种运营模式更合理?这不仅是亟待解决的经济性问题,更是政治性问题,同时也决定了分布式发电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下面对全寿命周期费用、费用的时间价值和收益/成本评估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1、全寿命周期费用
全寿命周期费用(Life Cycle Costs,简称LCC)是指设备在预期的寿命周期内,为其论证、研制、生产、使用与保障以及退役处置所支付的所有费用之和。它由设备一生所消耗的一切资源量化为货币值后累加而得,明确指出了为拥有一个设备或项目在其一生要花多少钱,因而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性参数量值,并已成为现代质量观念中的主要内涵和要素。
全寿命周期费用在配电工程中的基础模型为:
LCC=CI+CO+CF+CD;
其中,CI指初次投入成本;CO指运行成本;CF指故障损失成本(惩罚成本);CD指设备退役处置成本。
费用分解的具体说明如下:
a、初始化成本CI:主要包括设备的购置费、安装调试费和其他费用。购置费包括设备购买费、现场服务费、专用工具及初次备品备件费、供货商运输费及相关税费、保险费等;安装调试费包括设备建设安装费、业主方运输费、投运前的调试费。
b、运行成本CO:主要包括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能耗费、日常巡检费、环保费用,以及检修维护成本。
设备能耗费用包括设备本体损耗费用及辅助设备的能耗;日常巡检费主要包括巡视设备和材料费用及人工费用;环保费用指运行中为满足环保要求而需额外花费的费用或者是支付的环保罚款。
检修维护成本主要包括预防性试验、日常维护保养费、小修费用、计划性及非计划大修所需要的所有相关费用。
c、故障成本CF:
故障损失主要是由于电网电力供给不足或中断造成用户缺电带来的经济损失,是电网供电可靠性水平高低的直接经济体现。故障停电损失成本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供电公司少售电而无法获得的电费净收入;间接损失是指停电造成的社会及用户损失。停电成本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停电发生的时间、停电提前通知时间、停电量、停电持续时间、停电频率及用户类型等。理论上,停电成本是上述因素的函数,但在实际中,停电成本函数很难精确构造,所以对停电成本的计算十分困难。目前,有些国家对停电成本采用以下几种简单估算方法:
i、按GDP计算。该方法是按每缺1度电而减少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计算平均停电成本,它反映了停电对整体经济的平均影响。
ii、按电价倍数计算。根据对各类用户进行停电损失的调查和分析,用平均电价的倍数来估算停电成本。如英国对工业、商业、居民负荷停电成本分别按平均电价的60、70、70倍计算,对综合负荷的停电成本按平均电价的50倍来计算。
iii、美国等一些国家认为,工业用户停电损失与停电功率、停电量大小、停电持续时间及停电次数有关,常采用下式计算停电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31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插座
- 下一篇:基于修正椭圆拟合法的静态接触角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