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梅核气的药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42790.5 申请日: 2012-07-14
公开(公告)号: CN102727704A 公开(公告)日: 2012-10-17
发明(设计)人: 赵军海 申请(专利权)人: 赵军海
主分类号: A61K36/8905 分类号: A61K36/8905;A61P11/04;A61K33/26
代理公司: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代理人: 李建伟
地址: 041600 山***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梅核气 药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梅核气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药制备的治疗梅核气的药物。

背景技术

梅核气是指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如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特征的咽喉疾病。此病既无全身病变,更无前驱症状,惟觉喉头有异物感,无疼痛,往往在工作紧张时或睡着后或专心做事时可以完全消失,闲暇无事或情志不畅时异物感明显,当吞咽口涎或空咽时更觉明显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而进食时,则毫无梗阻感觉。该病多发于壮年人,以女性为多,常伴有精神抑郁、心烦气躁的情况。

现在对梅核气的治疗主要采用西药镇静剂类药物,此类药物主要针对表症进行治疗,不能对梅核气进行根治,易反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梅核气的药物,该药物由中药组成具有行气开郁、降逆化痰的功效,对梅核气的治疗可以起到见效快、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的目的。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法半夏 4~8      厚朴3~8         茯苓7~12

香  附 4~8      紫苏梗3~10        白芍6~13

薄  荷 3~5       甘草3~5         党参6~13

代赭石12~24      大腹皮6~13。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剂型,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等,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散剂。

将本发明药物制成散剂的具体制备方法是:

将上述药物按所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匀,粉碎成100~120目的药粉,灭菌消毒制得散剂产品。

中医认为梅核气的发病原因为,思虑过度,情志不畅,常生闷气,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则会生痰。肝郁气滞,痰涎凝聚,上逆于咽部,便成此症。治疗原则为行气开郁、降逆化痰。法半夏燥湿化痰;厚朴行气消积、降逆平喘;茯苓利水渗湿;香附理气解郁;紫苏梗理气解郁;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薄  荷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大腹皮下气宽中,行水消肿。诸药合用,燥湿降逆,通气化痰,行气开郁,用于梅核气的治疗,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的特点。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42例梅核气患者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

全部病例均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梅核气。

治疗方法

采用本发明药物的散剂进行治疗,每日服用3次,每次5克。

疗效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耳鼻咽喉科病症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治愈:咽部异物感等症状消失;好转: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减轻;无效:咽部异物感等症状无明显变化。

42例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见表1。

表1病例治疗后疗效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军海,未经赵军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27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