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和设备、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2750.0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1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易明;宋威;黄险波;蔡彤旻;曾祥斌;辛伟;马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0/06 | 分类号: | D06M10/06;D06M10/08;C08K9/02;C08K9/04;C08K7/06;C08K3/04;D06M101/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张喜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表面 改性 方法 设备 及其 复合材料 应用 | ||
1.一种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电解氧化(A):将碳纤维在盛有强碱性电解液的电解槽(a)中进行电化学改性,所述的强碱性电解液的pH值为10-12,电流密度为1-2A/m2,改性时间为1-3min,改性的温度为30-50℃;
电解氧化(B):将(A)步骤处理过的碳纤维在盛有弱碱性电解液的电解槽(b)中进行电化学改性,所述的弱碱性电解液的pH值为7.2-8.5,电流密度为0.1-1A/m2,改性时间为1-3min,改性的温度为30-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电解氧化(B)后还进一步包括,将(B)处理后的碳纤维通过70-80℃的纯水槽清洗1-3min,然后在烘箱中烘干,再经表面上胶、干燥、收卷,得到表面改性的碳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碱性电解液是碱金属氢氧化物强碱盐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弱碱性电解液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或氨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碱性电解液的溶质是KOH、NaOH、Ca(OH)2或Ba(OH)2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弱碱性电解液的溶质是碳酸氢铵、丁二酸钠或醋酸钠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强碱性电解液的溶质是KOH和/或NaOH,所述溶质的摩尔浓度为0.0001-0.01mol/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氧化(A)中的电流密度为1.2-1.8A/m2,所述电解氧化(B)中的电流密度为0.2-0.8A/m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纤维在电解氧化(A)中与电解槽(a)中的阴极石墨板的距离在20-30mm之间;所述碳纤维在电解氧化(B)中与电解槽(b)中的阴极石墨板的距离在20-30mm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纤维是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或沥青基碳纤维。
10.一种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所得的碳纤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碳纤维,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纤维是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或沥青基碳纤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碳纤维,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纤维的抗拉强度为3.8GPa以上,拉伸模量在220GPa以上,所述抗拉强度和拉伸模量的是根据国标GB3362-2005测试得到。
13.一种由权利要求10所述的碳纤维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包含基体树脂和碳纤维,所述碳纤维与所述基本树脂的重量比是1.5-2。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其层间剪切强度在76MPa以上;所述层间剪切强度是根据国标GB3357-82中的要求和方法测试得到的。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事、民用领域。
17.一种用于碳纤维表面改性用的生产设备,包括机架和电解槽,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个电解槽,所述电解槽中分别盛有强碱性电解液和弱碱性电解液,所述强碱性电解液的pH值为10-12,所述弱碱性电解液的pH值为7.2-8.5,所述电解槽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与阴极连接的石墨板,在机架上安装有绝缘辊和导电辊,所述绝缘辊的下部浸泡在所述电解中,所述导电辊设在所述电解槽上方与阳极相连,所述碳纤维依次通过所述导电辊的上部和所述绝缘辊的下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辊的下部距所述石墨板的距离是20-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27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摩托车爆胎保护应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验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