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沥青再生料粘结的烘干筒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42362.2 | 申请日: | 2012-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谭长春;王光海;张辉;朱红月;王舵;李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再生 粘结 烘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再生设备用的烘干筒,特别是一种可以防止沥青再生料粘结在叶片上的烘干筒。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公路普遍采用的沥青路面是由沥青混凝土材料铺设而成,该路面具有行车平稳、不反光、噪声低、粉尘小、维修养护方便及对交通影响小等优异性能。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沥青路面在各种载荷的作用下将会发生多种病变,例如慢慢变脆、失去弹性、逐渐硬化、出现裂缝及坑槽,这时的路面就需要进入大、中修期,因此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沥青混凝土废料,如果这些废料不加以回收利用,不仅会浪费资源,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目前沥青搅拌设备上使用的烘干筒内的叶片是折弯板构成的,当旧的沥青料进入烘干筒内后,由于受高温后沥青料会由固态向液态转化,因此很容易粘结在叶片的折弯处,既影响烘干筒的正常效率,又使叶片难以清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沥青再生料粘结的烘干筒,解决了目前烘干筒内叶片易被沥青再生料粘结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防沥青再生料粘结的烘干筒,包括筒体及固设在筒体内并沿筒体轴向分布的多排扬料组件;每组扬料组件由绕筒体轴线均匀分布的多个叶片组成;相邻两排扬料组件的叶片在筒体的圆周上相互交错设置;其特征是:所述叶片包括弧形扬料板、连接板、挡板和筋板;
所述弧形扬料板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为固定端;
所述挡板为弧形,且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扬料板的固定端连接,挡板的另一端与筒体内壁焊接;挡板的凹面与弧形扬料板的凹面对接为一圆滑凹面;
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挡板的凸面侧;连接板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筒体内壁上,另一端与弧形扬料板的凸面接触,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弧形扬料板;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挡板之间通过筋板支撑焊接在一起,且所述筋板焊接到筒体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的多排扬料组件在所述筒体内沿轴向为均匀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运用弧形的烘干筒叶片,使得在烘干过程中,沥青再生料不易粘结在叶片上,能更好的完成物料的烘干,且便于清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扬料组件,3叶片,31弧形扬料板,32连接板,33挡板,34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防沥青再生料粘结的烘干筒,主要包括筒体1及固设在筒体内并沿筒体轴向分布的多排扬料组件2。所述的多排扬料组件2在所述筒体1内沿轴向为均匀分布。
如图2所示,每组扬料组件2由绕筒体轴线均匀分布的多个叶片3组成。相邻两排扬料组件2的叶片3在筒体1的圆周上相互交错设置,如图1所示,以使物料能连续的沿弧形叶片转动到烘干筒的出口。
如图2所示,所述叶片3包括弧形扬料板31、连接板32、挡板33和筋板34。
所述弧形扬料板31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为固定端。
所述挡板33为弧形,且挡板33的一端与所述弧形扬料板31的固定端连接,挡板33的另一端与筒体1内壁焊接;挡板33的凹面与弧形扬料板31的凹面对接为一圆滑凹面。
所述连接板32位于所述挡板33的凸面侧;连接板32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筒体1内壁上,另一端与弧形扬料板31的凸面接触,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弧形扬料板31。
所述连接板32与所述挡板33之间通过筋板34支撑焊接在一起,且所述筋板34焊接到筒体的内壁上。
扬料组件的具体排数及每排扬料组件的叶片的数量可视烘干筒筒体的整体尺寸而定。
图1所示的扬料组件为8排,图2所示的一排扬料组件的叶片数为12个。
当烘干筒沿图2中所示的n方向转动时,物料紧靠在弧形扬料板31上的同时,由于弧形扬料板31的凹面不会有折弯类的死角,所以物料不会粘接在弧形扬料板31上,这样再生物料便可轻松的完成物料烘干这一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23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