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源极驱动装置及显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42067.7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6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镇吉;庄孟伟;张力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装置 显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源极驱动装置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分子不能停留在一个固定电压过久,否则会造成损坏。液晶显示面板通常包括源极驱动器及电荷分享开关,该源极驱动器包括奇输出端及偶输出端,在上一个驱动周期内,奇输出端输出正向源极驱动电压至液晶显示面板,偶输出端输出负向源极驱动电压至液晶显示面板,分别使对应的液晶分子执行充电或放电的操作。在下一个驱动周期内,奇输出端输出负向源极驱动电压至液晶显示面板,偶输出端输出正向源极驱动电压至液晶显示面板,使源极驱动电压不断反转。
电荷分享开关连接于奇输出端与偶输出端之间,当上述奇输出端及偶输出端停止输出源极驱动电压时,该电荷分享开关导通奇输出端与偶输出端之间的电性连接,让液晶显示面板上的电荷平均。这样,源极驱动器输出时只需要一半的电荷,如此可以达成省电的效果。然而,上述省电方式的电路结构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业界对电路结构多样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另外一种不同电路结构且省电的源极驱动装置。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源极驱动装置的显示设备。
该源极驱动装置包括用于依次输出多个驱动电压的第一输出端、至少一个电荷分享开关以及至少一个电容。该第一输出端与显示面板电性连接。当至少一个电容及至少一个电荷分享开关的数量均为一个时,该至少一个电容的一端通过至少一个电荷分享开关连接第一输出端,另一端接地。当至少一个电容及至少一个电荷分享开关的数量均为多个时,该至少一个电容分别与至少一个电荷分享开关一一对应,该至少一个电容中的每个电容的一端通过对应的电荷分享开关连接第一输出端,另一端接地。
该显示设备,其包括源极驱动装置及显示面板。该源极驱动装置包括用于依次输出多个驱动电压的第一输出端、至少一个电荷分享开关以及至少一个电容。该第一输出端与显示面板电性连接。当至少一个电容及至少一个电荷分享开关的数量均为一个时,该至少一个电容的一端通过至少一个电荷分享开关连接第一输出端,另一端接地。当至少一个电容及至少一个电荷分享开关的数量均为多个时,该至少一个电容分别与至少一个电荷分享开关一一对应,该至少一个电容中的每个电容的一端通过对应的电荷分享开关连接第一输出端,另一端接地。
上述源极驱动装置及显示设备,采用至少一个电荷分享开关及至少一个电容,因而源极驱动装置的电路结构与背景技术中的源极驱动器不同;另外,当至少一个电荷分享开关导通时,与其对应的电容与显示面板连接并与显示面板进行电荷共享,因而可达成省电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源极驱动装置的电路图。
图2为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源极驱动装置的电路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源极驱动装置 800、900
第一输出端 10
源极驱动器 100
第二输出端 20
控制端 22
控制开关 30
电荷分享开关 sw1,sw2,...sw(n-1)
电容 C1,C2,...C(n-1)
显示面板 20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源极驱动装置800包括第一输出端10、源极驱动器100、控制开关30、n-1个电荷分享开关sw1,sw2,...sw(n-1)以及n-1个电容C1,C2,...C(n-1)。第一输出端10电性连接显示面板200。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200以液晶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
源极驱动器100包括第二输出端20,第二输出端20用于在t1,t2,...t(n-1),tn,t(n+1),...t(2n-2),t(2n-1)时刻分别输出源极驱动电压V1,V2,...Vn-1,Vn,Vn-1,...V2,V1。在本实施方式中,n个源极驱动电压V1,V2,...Vn的电压值依次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20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