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撕裂蜡孔菌菌株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41296.7 申请日: 2012-07-12
公开(公告)号: CN102807956A 公开(公告)日: 2012-12-05
发明(设计)人: 卢艳花;汪杰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P7/26;C12R1/645
代理公司: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代理人: 薛美英
地址: 200237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撕裂 蜡孔菌 菌株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株撕裂蜡孔菌(Ceriopria lacerata)菌株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简记为DMC,其结构如式I所示)属于查耳酮类化合物,其对多种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通过下调bcl-2、c-myc基因的转录及增强caspase-3的酶活来诱导癌细胞凋亡)。并且,还能通过下调MRP1和GST-π基因的转录显著地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是一种通过多靶点起效的天然抗肿瘤化合物,此外,DMC还具有保肝护肝,降血糖等显著效果,市场前景广阔。

近十几年来,微生物发酵生产目标产物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应用型学科,它具有培养周期短、成本低、安全性高、易控制等优点,而植物内生菌作为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利用植物内生菌技术生产次级代谢产物成为次级代谢产物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热点。内生菌普遍存在于健康植物组织中,种类繁多,分布广泛,1993年,美国蒙拿大大学植物病理学系Strobel研究小组从药用植物太平洋红豆杉(Taxus brevifolia)树皮中分离到一株具有合成紫杉醇的内生真菌Taxomyces andreanae,国内外学者陆续利用植物内生真菌技术又发现萜类、生物碱类、苯丙素类、黄酮类、醌类化合物等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其中某些产物与宿主的次级代谢产物相同或相似,人们已经认识到,利用植物内生菌技术对其宿主次级活性代谢产物的开发具有重大的经济学意义和生态学意义。

目前,DMC的制备主要从植物水翁花中利用有机物提取获得,而由水翁花中的内生真菌经发酵制备DMC的相关研究均无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株撕裂蜡孔菌(Ceriopria lacerata)菌株,所述的菌株是:Ceriopria lacerate DMC1106,该菌株已于2012年06月0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武汉大学 武汉 中国,保藏编号:CCTCC NO:M2012201。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在于,揭示一种上述菌株(CCTCC NO:M2012201)的用途,即菌株CCTCC NO:M2012201在制备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DMC)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菌株是从桃金娘科植物的水翁花(the Buds of Cleistocalyx Operculatus)中分离纯化获得的水翁花的内生真菌,经ITS序列分析鉴定为撕裂蜡孔菌(Ceriporia lacerata),该菌株已于2012年06月0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CCTCC NO:M2012201。

该菌株(CCTCC NO:M2012201)在固体土豆蔗糖培养基(PDA,具体是:200g土豆去皮、切块加水煮沸30分钟,用双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加20g蔗糖、15g琼脂溶解后加水补足1L),培养基28±1℃下培养6~7天,菌落铺满整个培养皿,菌落呈白色绒毛丝状,培养皿背面呈淡黄色,边缘不平整,成放射形丝状,菌落干燥,不透明,菌丝生长蓬松,多为气生菌丝,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在固体PDA培养基28±1℃下培养9~10天,培养基表明形成一层比较厚的白膜,菌落以接种块为中心,在培养基上呈同心圆状分布。

所述菌株(CCTCC NO:M2012201)的显微特征是:菌丝分枝,无隔,丝状交织。

该菌株(CCTCC NO:M2012201)的生理、生化特征:属于化能异养好养型微生物,对有机碳、氮源利用率强,最适pH范围为5-7,最适温度:28±2℃,致死温度42℃,与宿主植物互利共生。

一种由发酵菌株Ceriopria lacerate DMC1106(CCTCC NO:M2012201)制备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DMC)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活化菌株Ceriopria lacerate DMC1106的步骤;

(2)菌株Ceriopria lacerate DMC1106的1级和2级种子的培养步骤;

(3)菌株Ceriopria lacera DMC1106的2级种子的发酵培养的步骤;

(4)由菌株Ceriopria lacerate DMC1106的2级种子的发酵液获得目标物(DMC)的步骤。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12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