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渣油转化-芳烃抽提组合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41148.5 | 申请日: | 2012-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0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范建光;赵愉生;于双林;刘元东;张春光;崔瑞利;胡长禄;张志国;周志远;赵元生;谭青峰;程涛;那美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G69/04 | 分类号: | C10G6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渣油 转化 芳烃抽提 组合 工艺 | ||
1.一种渣油转化-芳烃抽提组合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
(1)原料渣油单独或/和其它原料与氢气进入渣油加氢装置进行反应,反应产物分离得到干气、加氢石脑油、加氢柴油和加氢渣油;渣油加氢条件为:氢气分压10~22MPa,反应温度为300℃~435℃,体积空速为0.1~4.5hr-1,氢油体积比500~3000;
(2)将步骤(1)的加氢渣油单独或/和其它催化裂化原料一起进入催化裂化装置继续反应,产物分离为干气、液化气、催化汽油、催化柴油、重循环油和油浆;催化裂化装置的操作条件是:反应温度为400℃~700℃,反应压力0.1~0.8MPa,剂油重量比2~60,反应原料与催化剂接触时间0.1~30秒;
(3)步骤(2)所得的重循环油进入溶剂抽提装置,在溶剂抽提装置中重循环油进行抽提分离;得到的萃余相返回催化裂化装置;抽提相分离出溶剂后送至渣油加氢处理装置入口与渣油原料一起进入渣油加氢处理装置;总抽提溶剂与重循环油重量比为1~8∶1,压力为0~5MPa,温度为0℃~250℃;
(4)将步骤(3)得到的抽提溶剂返回至溶剂再生和芳烃抽提系统,溶剂经再生提纯后,进入芳烃抽提装置,分离后的粗溶剂不经提纯直接进入重循环油溶剂抽提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渣油加氢处理装置中的反应器是固定床、移动床、沸腾床、浆态床中是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渣油加氢处理装置中的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是一个或多个的组合,采用催化剂级配装填,同时装填包括保护剂、脱金属剂、脱硫剂在内的三类或三类以上催化剂,脱硫剂是脱硫脱金属过渡剂、脱硫剂和高活性脱硫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不同催化剂分床层装填,装在一个反应器或多个反应器中,保护剂床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或上流式反应器。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渣油为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催化裂化装置的操作条件是:反应温度为460℃~550℃,反应压力0.1~0.4MPa,剂油重量比2~20,反应原料与催化剂接触时间0.1~10秒。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进入溶剂抽提装置的重循环油馏分切割点为300~600℃。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溶剂抽提工艺使用转盘塔或板式塔,馏份油从塔项进入,而抽提溶剂从塔底进入,所采用的抽提介质是烷类、酮类、醇类、酰胺类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返回至催化裂化装置的来自抽提塔的萃余相馏份占催化裂化装置总进料重量比的3~50%。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芳烃抽提系统是分离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的轻芳烃分离系统,或是分离三甲苯、四甲苯、萘和烷基萘混合物的重芳烃分离系统,或是轻芳烃和重芳烃混合物的分离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11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装式建筑结构物的框架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抑制光接入网中SRS串扰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