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烃油催化裂化添加剂加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1098.0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5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芳;陈小民;齐文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1/00 | 分类号: | C10G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裂化 添加剂 加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不存在氢的情况下,烃油催化裂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烃油催化裂化添加剂加注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炼油领域主要加工装置流化催化裂化,大比例的掺炼渣油或全炼渣油是提高吨原油加工利润的有力手段。常规催化裂化进料馏分的不断加重,使进料在喷嘴后难以全部雾化成微小的油滴,存在于大的油滴的沥青质所形成的胶核外溶剂化层中低分子烃类和弱极性的大分子烃很难完全释放出来,不能接触催化剂而参与催化裂化反应,这将导致催化裂化装置的液体收率降低,焦炭产率增加。
多年来国内外炼油工作者一直在不断努力,研制出大量不同石油分散体系的表面活性添加剂,如强化剂、活化剂、乳化剂等),用以改善烃类原料的表面性质,以提高烃类原料的雾化效果。
CN1429881A中提到一种改善催化裂化产品分布的方法,原料油中加入100μg/g强化剂及10倍比例富含芳烃的碳氢化合物助剂,在提升管实验装置上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柴油收率增加1.76,轻油收率提高1.54个百分点,总液体收率增加1.52个百分点,转化率提高0.99个百分点,生焦率减少0.66个百分点。《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4、17(2):24~27,一文中对常压渣油及添加表面活性物后的强化油进行固定床催化裂化反应对比试验,在原料油中加入200μg/g(m,对原料)强化剂后,转化率提高4~6个百分点,汽油收率提高2~5百分点,干气产率增加近2个百分点,柴油产率下降1~2%,焦炭产率下降2百分点。
通常,添加剂都是直接与原料油混合,但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且添加剂用量多。微量的强化剂加入到原料油管线中,由于不能够充分均匀混合,分散效果不理想而得不到满意的使用效果。催化裂化采用乳化进料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一,原料油在进入提升管反应器喷嘴前,首先要进行油与水的混合乳化,需要在低温、高转速条件下进行搅拌混合,使其形成乳化原料,这不但要增加乳化设备,而且乳化油的乳化效果、稳定性,均匀性也难以保证;其二,乳化混合液在装置进料管线中流动过程中难免会有水珠聚集,形成大小不一、分散不均匀的水珠,进入提升管反应器瞬间汽化,体积急剧膨胀千倍,有可能会造成系统压力波动或影响催化剂流化状态,使装置操作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某些添加剂加注方式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烃油添加剂加注方法,将添加剂进行雾化分散加注到反应体系中,能使添加剂以更小的分子均匀的分散在原料油中,提高添加剂的应用效果。
一种烃油催化裂化添加剂加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剂与去离子水按重量比1∶25~1∶100,优选1∶50~1∶80混合,混合物加热至过热汽化,添加剂与雾化蒸汽按添加剂在雾化蒸汽中浓度为200~5000μg/g,优选800~2000μg/g在蒸汽混合器中混合后,进入到提升管喷嘴混合室与原料油混合,以雾化蒸汽总重量计。
所述的添加剂与去离子水混合物加热至过热汽化,采用水蒸汽发生器或换热器进行过热气化。
所述的添加剂与去离子水混合物加热至过热汽化,汽化后汽相温度为140~350℃,优选250~330℃。
所述的一种烃油催化裂化添加剂加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剂的浓度逐渐增加达到所需平衡浓度,即先以10μg/g添加剂量加注稳定1~2小时,再提高添加剂量至20μg/g加注稳定1~2小时,再以30μg/g添加剂量加注稳定1~2小时,至逐渐增加到所需平衡加注浓度。
所述的烃油催化裂化添加剂为用于催化裂化过程中的添加剂,如强化剂、活化剂、乳化剂、金属钝化剂、降烯烃助剂等。
所述催化裂化进料包括:原油、轻质馏分油、重质馏分油、减压渣油、常压渣油、焦化蜡油、渣油加氢重油、热裂化重油、润滑油精制的抽出油、乙烯裂解的焦油、炼厂污油、城市污油、煤焦油、页岩油、油砂重油等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势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10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太赫兹波的同轴数字全息相位复原成像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设备的起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