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切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0973.3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4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孙松林;李军政;陈魁;肖明涛;吴畏;谭谦;胡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29/04 | 分类号: | A01F29/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切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秸秆切碎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秸秆收获机均没有配备有切碎装置,此类秸秆收获机的缺点在于:秸秆在被拔取和切割后,直接倒放在田地间,要经过人工的收集和搬运到特定的切碎装置,才能进行切碎,其对人员要求大,而工作效率低,成本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成本要求低,能解决秸秆拔取后秸秆切碎装置问题,即集输送、喂入、切碎于一体的秸秆切割装置,适用于与拔秆装置相配套。
一种秸秆切碎装置,所述导向板安装在秸秆收获机拔秆装置的出料端,所述导向板的上方为进口,下方连接有工作槽,所述工作槽内设有所述螺旋切割刀组件,所述螺旋切割刀组件包括由动力装置带动的主轴和安装在所述主轴上的螺旋切刀,所述工作槽在所述螺旋切刀的末端设有落料槽。
本发明中,所述导向板包括左导板和右导板,所述左导板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将秸秆倾斜导向落入到所述工作槽的螺旋切割刀组件内的挡秆和末端滑板。
本发明中,所述主轴靠近所述落料槽处还固定有切刀
本发明中,所述主轴通过轴承架安装在工作槽内并且由链轮驱动。
本发明中,所述主轴由圆锥轴与圆柱轴组成,所述螺旋切刀包括圆锥面螺旋切刀和圆柱面螺旋切刀,所述主轴两端为圆锥轴中间部分为圆柱轴,所述圆锥轴上安装有对秸秆起到喂入作用的圆锥面螺旋切刀,所述圆柱面上安装有对秸秆起到切割并喂入作用的圆柱面螺旋切刀。
本发明中,所述落料槽的下方安装有收集箱。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安装在秸秆收获机拔秆装置的出料端,从秸秆收获机拔秆装置出来的秸秆直接进入到本装置,通过导向板的导向进入到螺旋切割刀组件将秸秆打碎,再从落料槽落入收集箱,过程中无需额外的人工操作,节省了人力;另外,挡秆和末端滑板起到将秸秆倾斜导向落入到所述工作槽的螺旋切割刀组件的作用,防止了秸秆在导向板内乱闯的现象;切刀切断由螺旋切刀未完全切断的秸秆,使得秸秆切碎,更容易通过落料槽落到外配收集箱中;所述主轴由圆锥轴与圆柱轴组成,圆锥轴使螺旋切刀沿圆锥面攀升,圆柱轴使螺旋切刀沿圆柱面沿升,所述螺旋切刀由圆锥面螺旋切刀与圆柱面螺旋切刀组成,圆锥面螺旋切刀对导入的秸秆起到喂入作用,圆柱面螺旋切刀对导入的秸秆起到切割并喂入作用。
综上所述,本装置集输送、喂入、切碎于一体,大大减少了传动构件,降低了动力消耗,减小了体积,减轻了重量,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切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秸秆切碎装置,包括导向板、螺旋切割刀组件5。导向板包括左导板8和右导板2,导向板下方与工作槽12固定连接,导向板和工作槽12通过安装架1安装在拔秆装置底盘的右上部,导向板与拔秆装置出料端相联接,秸秆通过挡秆10和末端滑板9的阻挡进行自动倾斜导向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左导板8和右导板2的轨道导入切刀4和螺旋切刀5;所述切刀4和螺旋切刀5安装在主轴6上,主轴6通过轴承架11安装在工作槽12上由链轮3驱动,轴承架11焊接在工作槽12上,主轴6包括圆锥轴61与圆柱轴62(如图4所示),圆锥轴61使螺旋切刀51沿圆锥面攀升,圆柱轴62使螺旋切刀52沿圆柱面沿升;螺旋切刀5包括圆锥面螺旋切刀51与圆柱面螺旋切刀52(如图4所示),圆锥面螺旋切刀51对导入的秸秆起到喂入作用,圆柱面螺旋切刀52对导入的秸秆起到切割并喂入作用;切刀4包括切刀安装盘41和切刀刀片42(如图5所示),此外切刀4和螺旋切刀5在主轴6上左右安装,螺旋切刀5分布在主轴6的圆锥轴61锥面与圆柱轴62柱面上,切刀4安装在主轴6的圆柱轴62末端,切断由圆柱面螺旋切刀52未完全切断的秸秆,所有被切碎的秸秆通过落料槽7落到外配收集箱中。
本发明集输送、喂入、切碎于一体,有效的解决了秸秆拔取后秸秆切碎装置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09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子筛脱硫方法
- 下一篇:大口径瓦斯抽排孔工作套管的双塞下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