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眼表疾病的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0790.1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7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马雪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雪芳 |
主分类号: | A61K36/534 | 分类号: | A61K36/534;A61P27/02;A61P27/06;A61P27/12;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疾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眼表疾病的药。
背景技术
鱼香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高可达60~70厘米,全株疏被短毛。地下根茎蔓延。茎四枝形,细长,直立或斜生,略分枝。单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叶片长可达3~10厘米,边缘具锯齿,两面均疏被短毛,基部近于心脏形或钝形;无柄或近于无柄。穗状花序顶生,小花在花轴上轮状排列,序长可达5~10匝米;花萼5齿,被有短毛;花冠4裂,白色或淡红色;雄蕊4,花丝伸出花冠;子房4裂。小坚果卵球形,表面光滑。花期7月。
正常眼球内的晶状体是透明组织,眼睛的晶体可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产生清晰的图像;一旦任何原因导致晶体变浑浊时就形成白内障,所以白内障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虽然白内障发展缓慢也无疼痛,但它影响视力,症状包括夜晚视力降低、深度觉和暗色觉损害。根据这一点,任何晶状体的混浊都可称为白内障,但是当晶状体混浊较轻时,没有明显地影响视力而不被人发现或被忽略而没有列入白内障行列。根据历年的调查,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和视力残疾的原因,估计人类约25%患有白内障,幸运的是,它是一种容易治愈的眼病。
目前,常规的白内障治疗包括去除浑浊晶体后再植入人工晶体。去除浑浊晶体可通过眼部手术切口取出或超声波溶解晶体然后通过更小切口吸出。国际上更先进的方法是采用激光设备切除,而且比传统的白内障治疗方法所需要的能量少、并发症也少。但是上述方法都必须通过医生进行手术,其费用高,治疗时间长,许多穷人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方法简单易行、费用低廉、且治疗效果好的治疗眼表疾病的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眼表疾病的药,将采摘成熟的鱼香草的小坚果,经过清洗、干燥和消毒后得到鱼香草籽,再将鱼香草籽用消毒药物进行包裹处理,所得到的具有包衣的鱼香草籽产品就是治疗眼表疾病的药。
使用时,将经上述处理后的鱼香草籽5~10粒置于在白内障、青光眼、沙眼和飞蚊症患者的眼眶内,使鱼香草籽在患者的眼眶内随眼球滚动,在滚动的过程中,将眼睛晶体上的浑浊物吸附在鱼香草籽上,从而将晶体上的浑浊物吸出。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自我治疗、不用吃药、不用开刀、且治疗效果好的医治白内障、青光眼、沙眼和飞蚊症的药。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眼表疾病的药,将采摘成熟的鱼香草的小坚果,经过清洗、干燥和消毒后得到鱼香草籽,再将鱼香草籽用消毒药物进行包裹处理,所得到的具有包衣的鱼香草籽产品就是治疗眼表疾病的药。
使用时,将经上述处理后的鱼香草籽5~10粒置于在白内障、青光眼、沙眼和飞蚊症患者的眼眶内,使鱼香草籽在患者的眼眶内随眼球滚动,在滚动的过程中,将眼睛晶体上的浑浊物吸附在鱼香草籽上,从而将晶体上的浑浊物吸出。
不用吃药、不用开刀,可以反复多次使用,直到效果满意为止。
实施例1:武江区新华南路15号邱巧云在使用这种草药前由于工作压力大造成视线时常模糊,使用过该专利药品后能感觉到视觉明显清楚很多。
实施例2:潘德林先生患有白内障,在使用过本专利药物后眼睛明显明亮许多,白内障有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实施例3:李慧燕女士患有飞蚊症五六年了,使用了本药品大概一个多月,有了明显好转。
实施例4:家住浈江区的麦念女士父亲今年77岁了,患有白内障,其中右眼完全被障膜盖住了,看不到黑眼珠,用了该药品50天左右,被覆盖的黑眼珠重新露了出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我治疗、不用吃药、不用开刀、且治疗效果好的医治白内障、青光眼、沙眼和飞蚊症的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雪芳,未经马雪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0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