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散料的热交换系统和用于操作这种热交换系统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40592.5 | 申请日: | 2012-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8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T·加特曼;O·胡斯特尔特;C·普法弗勒;J·舍尔勒;J·舒尔特;B·施塔克;E·策希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倍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C3/10 | 分类号: | F28C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热交换 系统 操作 这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散料(散装/松散材料)的热交换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操作这种热交换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从DE28 15 825A1已知一种用于散料的热交换系统。从EP 2 159 526A2、JP09-104 020A、US2 550 722和DE10 2004 041 375A已知其它的热交换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提高传热效率的方式开发一种用于散料的热交换系统。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这样一种用于散料的热交换系统来实现,所述热交换系统
-具有用于散料的气动传送装置,所述气动传送装置具有用于散料的进给机构并具有用于载运气体的进给机构,
-具有至少两个散料热交换装置,所述至少两个散料热交换装置布置在所述散料进给机构的下游并且分别具有:
--热交换部,所述热交换部带有用于热交换流体的通向所述热交换部中的流体进给部和通向所述热交换部外部的流体出口,
--散料进给部,
--散料排出部,
-其中,所述散料热交换装置彼此前后顺次地布置在散料传送路径中,
-其中,所述气动传送装置和至少一个所述散料热交换装置被构造成使得在气动传送期间,散料沿所述载运气体的流动方向被净传送(conveyed net)通过相应的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部,
-其中,所述载运气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散料传送流绝对大于与所述载运气体的流动方向相反的可测量的散料流。
该目的还通过一种用于操作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系统的操作方法来实现,所述操作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将散料和载运气体进给到所述热交换装置,
-将载热流体进给到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部,
-将散料气动地传送通过所述热交换装置,
-使散料以这样的方式在至少一个所述热交换装置中循环:在气动传送期间,散料沿所述载运气体的流动方向被净传送通过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部,所述载运气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散料流大于与所述载运气体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散料流。
根据本发明应认识到,如果在至少一个散料热交换装置中发生具有可测量的(即不可忽略的)的散料对向流(散料逆流)的循环传送,则彼此前后顺次地布置在散料传送路径中的多个散料热交换装置使得热交换系统的传热效率提高。散料对向流例如大于载运气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散料传送流的1%。在下文中也被称为循环热交换器的至少一个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部中的这种循环传送使得散料和热交换部中的载热流体之间的传热得以改善。热交换装置可用于冷却所述散料或者用于加热所述散料。根据热交换系统的构型,不具有散料对向流的直通传送可经过散料传送方向上的最后一个热交换装置发生。于是,相关的热交换部是一种并流(co-current)流动热交换部。或者,具有可感测的散料对向流的循环传送可经过热交换系统的所有热交换装置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热交换部都被构造为循环热交换部。位于传送方向的上游的热交换装置的散料排出部可与位于传送方向的下游并在传送方向上后随的热交换装置的散料进给部重合。载运气体进给机构可被构造为压力机构或抽吸机构。多于两个的散料热交换装置可彼此前后顺次地布置在热交换系统中。一般说来,热交换系统可具有2至20个彼此前后顺次地布置在传送方向上的热交换装置,优选地2至10个且更加优选地2至5个彼此前后顺次地布置在散料传送路径中的热交换装置。载热流体能以对流、例如以交叉对流(cross-counter-flow)方式被引导通过热交换部。载热流体可以是液体(例如水)或气体(例如空气)。热交换系统可具有通向至少一个散料进给部中的至少一个附加的载运气体进给管路。具有不可忽略的散料对向流的期望的循环传送源自热交换系统的参数(特别是热交换部的长度、尤其是在热交换部中被引导的热交换管的长度,在气动传送期间用气动传送装置进给的载运气体的气体速度和载运气体与散料的装载量)的相互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倍隆有限公司,未经科倍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05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