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硅微机械陀螺的零偏稳定性提升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40514.5 | 申请日: | 2012-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9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 发明(设计)人: | 肖定邦;吴学忠;胡小平;苏剑彬;陈志华;侯占强;张旭;刘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G01C19/5684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谭武艺 |
| 地址: |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砚瓦池正***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微机 陀螺 稳定性 提升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微机械陀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硅微机械陀螺的零偏稳定性提升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微机械陀螺是测量物体相对惯性空间旋转运动的装置,是惯性制导系统必不可少的角速度敏感元件,微机械陀螺的输出信号经放大、校正、功率放大后,用于驱动载体或平台执行机构进行稳定控制和导航控制。微机械陀螺的微结构采用体硅或表面硅加工工艺制作而成,通过将驱动端的振动利用哥氏力效应耦合到敏感端来检测角速度。
如图1所示,硅微机械陀螺一般由支撑梁和质量块组成,多采用静电驱动、电容检测的形式。硅微机械陀螺包括两个工作模态:驱动模态和检测模态。质量块在驱动静电力的作用下沿驱动轴方向(x轴)做简谐振动,称为驱动模态;当沿着角速度输入方向(z轴)存在角速度信号时,由哥氏力效应产生的哥氏力使得检测质量块在检测轴方向(y轴)产生振动,称为检测模态。检测模态敏感电容变化量与输入角速度成正比,通过C-V转化后即可通过测量该电压信号从而获得输入角速度的信息,两个模态都可以采用质量-弹簧-阻尼的二阶系统建模。图1中,cs为检测模态的阻尼、cd为驱动模态的阻尼、ks为检测模态的刚度、kd为驱动模态的刚度。
考虑驱动模态和检测模态采用同一质量块,硅微机械陀螺的系统动力学方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05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导航中的地图自学习系统
- 下一篇:床被服消毒器消毒系统及消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