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状制剂及胶状制剂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40311.6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1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宍户卓矢;浅利大介;堀光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4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状 制剂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药物的在口腔内溶解的胶状制剂及胶状制剂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可经口给药的药剂,市场上已有例如素片剂、包衣片剂、胶囊、散剂、颗粒剂、液剂等。作为在口腔内崩解、被消化道吸收的制剂,市场上已有口腔内崩解片、速溶型口腔内薄膜。
然而,如在口腔内不咀嚼仅通过唾液使其崩解或溶解来服用的、增加对患者以及看护者的益处的剂型正在受到瞩目。随着高龄人口的增加,出现了饮食物摄入存在障碍、即所谓咀嚼、吞咽困难的患者正在增加的背景,另外,根据《最适合高龄者给药的新制剂和新包装容器的制造研究》这一1988年杉原正泰等人报告的旧厚生省(现厚生劳动省)silver science研究报告,作为未来期望的药物剂型,可列举出半固体制剂(果冻、酸奶、布丁)。
也有该背景,近年来,含有药物的胶状制剂的开发正在推进,在日本国内也有数种制品在销售。
但是,这些胶状制剂均为用勺子等服用的分装型,或者从袋中挤出服用的枕型包装型。并且,并不是该胶状制剂自身在口腔内溶解的类型,而是通过吞咽时的物理作用力而容易地扩散的类型。
另外,例如作为含水的胶状型剂型,例如公开了含有卡拉胶、刺槐豆胶、聚丙烯酸或其部分中和物或盐的胶状制剂(专利文献1);由胶状基剂和碱金属盐类组成的药用胶状组合物(专利文献2)。
但是,这些胶状制剂使用了高温(60~100℃左右)的热可逆性胶凝剂,或者使用了通过将胶凝剂交联的不可逆性胶凝剂,并不是胶状制剂自身在口腔内溶解的类型,而是利用吞咽时物理作用力使其容易地扩散的类型。
因此,这些以往的胶状制剂,由于调制时需要高温或使用金属盐作为交联剂,因此特别是含有热稳定性差的药剂、与金属盐的相互作用高的蛋白质、多肽时,可能其稳定性成为问题。
另外,例如,还已知有如专利文献3或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使药物分散或溶解在水溶性聚合物中的薄膜状的制剂。
然而,这种薄膜状的制剂是使用了水溶性聚合物而使其在口腔内溶解或膨润,但是为了使薄膜状的制剂在口腔内溶解或膨润,需要一定的唾液量,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时间来溶解。
另外,由于该薄膜状的制剂容易吸收水分,因此容易附着在口腔粘膜上,有感到不适的缺点。特别是在口腔内溶解型的薄膜状的制剂的情况下,其溶解性与薄膜的厚度、尺寸有关,其结果是,难以使其含有超过100mg的药物量。
进而,关于制造方法,公开了通过用水作为溶剂使水溶性聚合物溶解、使药物溶解在其中并加热干燥来调制这种薄膜状的制剂的方法,但特别是在不耐热的药物的情况下,可能会由于加热导致药物含量降低。
进而,在药物为液体的情况下,由于薄膜状的制剂可能溶解,因此可能难以维持一定的形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872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9955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5-51152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09-5078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状,其课题在于提供在口腔内可容易地使其溶解、且可容易地控制其溶解时间、可稳定含有药物的胶状制剂及该胶状制剂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在常温下凝胶化并维持个体状态、在体温程度的温度下容易溶解、并且有助于不耐热的药物的稳定化的明胶作为基材,进一步含有三价金属离子,从而可以调制具有耐热性的胶状制剂。进而,根据需要通过使其含有特定的添加物,可以调制使用上没有问题的物性的胶状制剂,成为也适于包括舌下给药在内的经由口腔内的药物给药的制剂特性,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为一种胶状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水、明胶、药物和三价金属离子。
本发明的胶状制剂中,上述明胶优选含有源自猪的明胶,另外,上述明胶的含量以总重量基准计优选为10~50重量%。
另外,本发明的胶状制剂优选水分含量为5~90重量%。
另外,上述三价金属离子优选为铝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0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出漏电保护装置
- 下一篇:线对线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