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蛋氨酸螯合锌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9607.6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9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沂市汉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23/58 | 分类号: | C07C323/58;C07C319/20;A23K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氨酸 螯合锌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蛋氨酸螯合锌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量元素锌是动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之一,锌对动物的作用是:1.锌是很多酶的组成成分,也是某些酶的激活剂,锌参与糖代谢,参与红细胞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关的酶中也有锌;2.锌与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及对细胞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3.锌是促进性器官发育的关键元素;4.锌能促进伤口愈合:对伤口或皱裂很深的口子,外科常采用氧化锌软膏,治疗效果较好;5.锌能维持正常的暗视能力;6.锌能保持正常味觉和食欲;7.锌可提高免疫能力,缺锌可造成免疫功能降低。锌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动物饲料中添加锌,最初锌是以硫酸锌的形式添加到饲料中,硫酸锌虽然水溶性很好,但在动物消化道内易与饲料中常见的植酸阴离子、草酸阴离子经过动物体内的生化反应形式形成相应的溶解度很小的锌盐,不易被肠道吸收。 随着饲料业的发展,利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进行螯合得到的氨基酸微量元素螫合物-蛋氨酸螯合锌被开发出来,它的特点是稳定、高效、毒性小,在肠道内易于消化吸收,有利于动物生长,能防治锌缺乏症,提高动物的机体免疫力,并且对于饲料中营养组分的利用有益,还兼有氨基酸强化剂的作用。蛋氨酸螯合锌,其结构接近于动物机体吸收锌的天然形态,又是动物体内合成蛋白过程的中间物质,而且蛋氨酸螯合锌的稳定常数适中,使动物吸收速度比硫酸锌快2-3倍,而且可以节省许多生化过程,节约体能消耗,提高饲料利用率。本发明以蛋氨酸和硫酸锌为主要原料来制备蛋氨酸螯合锌,产品蛋氨酸螯合锌添加到饲料中后,能使配制的饲料适口性好,吸收率高,易转运,可加强动物体内酶的活性,提高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免疫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以蛋氨酸和硫酸锌为原料,以化学反应釜、离心分离机、烘干机为设备批量生产蛋氨酸螯合锌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无污水废气排放,产品质量优良,蛋氨酸螯合锌添加到饲料中被动物食用后,可加强动物体内酶的活性,提高免疫力。生产该产品使用的原料有:蛋氨酸19%-20%、硫酸锌10%-11%、水70%、10%氢氧化钠水溶液适量。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批量生产蛋氨酸螯合锌的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构成:
(1)在反应釜中先加入配方量的水,再依次加入配方量蛋氨酸和硫酸锌,边搅拌边升温至35-37℃,使用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控制pH值始终在7.0- 7.2之间,搅拌反应0.8-1小时后停止搅拌,螯合反应结束。
(2)将反应物送入离心分离机分离,去除水分后得到的固体为蛋氨酸螯合锌,此时将蛋氨酸螯合锌送入干燥机密封烘干,然后将烘干物粉碎后包装得到成品。
(3)蛋氨酸螯合锌的使用方法是:按饲料重量0.03%的比例掺入动物饲料中即可。
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螯合温度为36℃ ;
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干燥机的干燥温度为90 ℃-100 ℃,烘干时间为10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蛋氨酸螯合锌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使用通用设备、无三废排放、无高温高压反应、易于生产操作、产品质量好等一系列优点,产品蛋氨酸螯合锌添加到饲料中后,能使配制的饲料适口性好,吸收率高,易转运,可加强动物体内酶的活性,提高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免疫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在反应釜中先加入占总量为70%的水,再依次加入占总量为19%的蛋氨酸和占总量为11%的硫酸锌,边搅拌边升温至35-37℃,使用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控制pH值始终在7.0- 7.2之间,搅拌反应0.8-1小时后停止搅拌,螯合反应结束;将反应物送入离心分离机分离,去除水分后得到的固体为蛋氨酸螯合锌,此时将蛋氨酸螯合锌送入干燥机密封烘干,然后将烘干物粉碎后包装得到成品;蛋氨酸螯合锌的使用方法是:按饲料重量0.03%的比例掺入动物饲料中即可。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沂市汉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新沂市汉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96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顶圆直径测量仪
- 下一篇:检测芯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