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爆闪灯状态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9460.0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2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树龙;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怡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3 | 分类号: | H05B37/0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爆闪灯 状态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监控摄像机的补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爆闪灯状态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交通领域所使用的气体爆闪灯设备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无法得知爆闪灯的闪光次数,也就不能及时得知爆闪灯的确切闪光寿命。当有爆闪灯出现故障,触发不闪的时候,也就不知道爆闪灯是否已经到了闪光寿命,有可能去做无必要的维修。另外爆闪灯闪光寿命到了的时候才去更换,由于事发突然,很难做到及时更换。
2、当有触发信号,爆闪灯不闪的时候,无法得知爆闪灯是处于故障状态还是温度保护状态,往往要等上一段时间,观察爆闪灯能否重新恢复闪光,或者干脆拆下来测量,这样会耽误工作时间,浪费人力物力,造成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爆闪灯状态检测电路,该电路能够实现爆闪灯闪光次数检测的功能,并通过串口通讯方式及时输出爆闪灯闪光次数,方便及时查询,以此确保在爆闪灯闪光寿命将尽时,未雨绸缪,及时做好更换工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爆闪灯状态检测电路,包括CPU及与CPU连接的爆闪灯输入触发电路、故障输出电路和串口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CPU相连的爆闪灯闪光次数检测电路,该电路包括串联在爆闪灯电容正负端之间的二极管D1和若干电阻、电容,所述二极管D1上并联有闪光次数检测光耦G1,所述闪光次数检测光耦G1的信号输出端与CPU相连,所述CPU为自带计数功能的CPU,其接收并记录爆闪灯电容放电时闪光次数检测光耦G1的输出信号数量。
具体的,本发明中所述爆闪灯电容负端和正端之间顺序串联有两个电阻R1、R2、二极管D1和电容C1。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与CPU相连的爆闪灯故障及温度保护状态检测电路,该电路包括串联在爆闪灯电容正负端之间的故障检测光耦G2和若干电阻,所述故障检测光耦G2的信号输出端与CPU相连。
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爆闪灯电容的正、负端之间顺序串联有故障检测光耦G2和两个电阻R4、R5。
本发明中所述爆闪灯输入触发电路为常规技术,其作用是当爆闪灯触发工作时,输出一个信号给CPU,告知其爆闪灯处于触发工作状态。
1)本发明中所述爆闪灯闪光次数检测电路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当爆闪灯触发并正常工作的时候,其爆闪灯电容会快速放电,此时爆闪灯表现为快速闪光。当爆闪灯没有触发信号时,其不工作,爆闪灯电容快速充电,故可以通过检测爆闪灯电容的充、放电,来判别爆闪灯是否在闪,并由CPU记录爆闪灯闪光次数。
具体是:爆闪灯没有触发信号时,由电阻R1,R2,二极管D1,电容C1构成充电回路,电流不经过闪光次数检测光耦G1的输入端,所以闪光次数检测光耦G1不导通,输出高电平信号给CPU;
爆闪灯有触发信号时,由电阻R1,R2,闪光次数检测光耦G1,电容C1构成放电回路,闪光次数检测光耦G1导通,输出低电平信号给CPU,CPU接收并记录爆闪灯电容放电时闪光次数检测光耦G1的输出低电平信号的数量,以此判别爆闪灯的闪光次数。
2)本发明中所述爆闪灯故障及温度保护状态检测电路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当触发爆闪灯而爆闪灯不闪的时候,可以通过检测爆闪灯电容两端的电压来判断爆闪灯的工作状态。
具体是:当爆闪灯电容上无电压,那么爆闪灯处于温度保护状态,此时故障检测光耦G2不导通,输出低电平信号给CPU;
当爆闪灯电容上有电压时,那么爆闪灯处于故障状态,此时故障检测光耦G2导通,输出高电平信号给CPU,CPU便是通过判断如上述输入信号的高低,来检测爆闪灯是否有故障。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气体爆闪灯状态检测电路,其能够实现爆闪灯闪光次数检测的功能,并通过串口通讯方式及时输出爆闪灯闪光次数,方便及时查询,以此确保在爆闪灯闪光寿命将尽时,未雨绸缪,及时做好更换工作。
2.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气体爆闪灯状态检测电路,其同时具有爆闪灯故障及温度保护状态检测功能,当有爆闪灯有触发信号但不闪的时候,借助串口通讯能够让人及时查询到爆闪灯的状态,从而立即采取对应的防范和维修措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怡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怡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9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