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驱动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8990.3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7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裴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芳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驱动电路,特别涉及利用备用电源电路使LED在电源中断的状态下,仍可保持点亮LED灯组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50 年前人们已经了解半导体材料可产生光线的基本知识 ,第一个商用二极管产生于 1960 年。 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 p-n 结。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 PN 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 PN 结加反向电压,少数载流子难以注入,故不发光。这种利用注入式电致发光原理制作的二极管叫发光二极管,通称 LED 。当它处于正向工作状态时(即两端加上正向电压),电流从 LED 阳极流向阴极时,半导体晶体就发出从紫外到红外不同颜色的光线,光的强弱与电流有关。高光效、低光衰大功率LED,已广泛应用于路灯、工矿灯、隧道灯、射灯、日光灯等诸多照明领域,深受业界一致好评。
目前一个典型的高光通量LED器件能够产生几流明到数十流明的光通量,更新的设计可以在一个器件中集成更多的LED,或者在单个组装件中安装多个器件,从而使输出的流明数相当于小型白炽灯。例如,一个高功率的12芯片单色LED器件能够输出200lm的光能量,所消耗的功率在10~15W之间。
当利用复数个LED灯,制造等同一般灯具亮度的台灯或照明灯时,则需对数个LED灯以对称方式排列组合,或加装反射板,以达到加大出光量的目的,而其中该LED灯所使用的驱动电源为直流电源驱动,故应用于交流电源环境下,则需经过使用变压或整流等电路处理,以便将交流电源整流为直流电源后,供给该LED灯组。
由上述可知,LED发展为一般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照明光源将是可预期的,因此对于由LED灯组成的照明灯具,应提供更为方便操作及使用的装置及功能,以利该类LED灯具的发展速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LED驱动电路,电源电路输出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LED驱动电路中的控制电路,连接到该LED灯组的电源端和电源电路端,将电源电路输出直流电源供给LED灯组,当备用电源电路为开路时,该控制电路与电源电路隔离,LED灯组改用备用电源电路供电,从而持续点亮发光,在正常供电时,LED灯组与电源电路构成的电源回路阻断,晶体管串接于LED灯组与电源电路间,其发射极与电阻相连,控制电路由NPN晶体管Q1、集电极的偏压电阻器R1与电源电路输出端连接,发射极连接至LED灯组的电源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LED驱动电路中有备用电源电路连接指示灯,指示备用电源是否为充电状态,监测备用电源电路是否已达到充电饱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设计LED驱动电路,该LED灯组具有不断电功能,且LED灯组为低耗电发光,能持续很长的工作时间,而且LED驱动电路以质优、耐用、节能为主要特点,且投射角度调节范围大,抗高温、防潮防水、防漏电,该电路设计新颖独特,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详细电路图,LED灯组的驱动电路;
图号列表:
1、电源电路; 2、变压器;
3、整流器; 4、控制器;
5、LED灯组; 6、蓄电池;
7、备用电源电路; 8、指示充电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设计LED驱动电路,提供不间断供电的LED驱动电路,其包含有:电源电路输出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LED驱动电路中的控制电路,连接到该LED灯组的电源端和电源电路端,将电源电路输出直流电源供给LED灯组,当备用电源电路为开路时,该控制电路与电源电路隔离,LED灯组改用备用电源电路供电,从而持续点亮发光,在正常供电时,LED灯组与电源电路构成的电源回路阻断,晶体管串接于LED灯组与电源电路间,其发射极与电阻相连,控制电路由NPN晶体管Q1、集电极的偏压电阻器R1与电源电路输出端连接,发射极连接至LED灯组的电源端,该LED驱动电路中有备用电源电路连接指示灯,指示备用电源是否为充电状态,监测备用电源电路是否已达到充电饱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芳,未经裴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89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