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纸质的低背压后处理载体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8843.6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金;米新艳;崔龙;陈慧明;张喆;孙国静;郑晓旭;魏传盟;刘忠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2 | 分类号: | F01N3/02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质 低背压后 处理 载体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质的低背压后处理载体单元,应用于汽车尾气的DOC、SCR、DPF或POC后处理行业。
背景技术
当前,全球面临能源和环境的综合挑战。在传统汽车的排放达标的技术手段选择方面,人们仍然面临不少的难题,例如,如何选择后处理的载体和催化剂等方面。
面对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微粒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从PM2.5~PM10的颗粒物的存在引起社会的广泛的重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同理,PM10指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对于如何处理这些微粒,国外的技术措施是采用DPF过滤器;DPF过滤器可以直接滤除90%的颗粒物,包括上述两种微粒;但是DPF的价格昂贵,推广使用的难度较大。因此,具备这种功能的载体的开发意义重大。
整体上来讲,后处理载体是构成车用后处理平台的关键因素,截止到目前为止,在后处理载体方面绝大多数是进口的陶瓷载体,这种陶瓷载体的机械强度稍差,不太适应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同样,一些特殊结构的成熟的金属载体也是被国外的技术和专利垄断,成为制约中国后处理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如何获得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后处理载体一直是推进该领域技术进步的核心内容。
根据车用后处理器的使用工况,以及对载体的综合技术要求,金属蜂窝、金属泡沫、金属丝网、金属纤维和无机纤维也是载体材料的不错的选项。
后处理所用的陶瓷载体,通常都是采用专用的金属陶瓷的3M衬垫‘包括’住载体,并把载体和壳体封装固定在一起,满足车辆的冷态和热态的抗振动要求,但是,一方面材料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封装必须采用机器人生产线,影响产品的竞争力。
而上述所用的金属载体单元,在封装时就不使用这种金属陶瓷的3M衬垫。这里,并不是说金属材质的载体的封装就没有一点问题,相反,要满足车辆的冷态和热态的抗振动要求也必须采取多种技术措施;例如,可以把柱状的金属材质的载体整体在真空钎焊炉内进行钎焊处理,此工艺,虽然能很好的解决载体单元的强度问题,但是,设备成本和生产工艺的成本高昂,也完全不符合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工艺过程的特点;也可以把柱状的金属材质的载体两端加装支撑结构,也可以在柱状的金属材质的载体之间‘横穿加强筋’等等,这些措施都改变了载体的最基本的气流场的分布均匀性,结果是‘局部受力不均’,在通过GB或HJ振动试验时产生位移等形式的损害。
同样,市场上已经有各类金属丝网结构的金属载体出现,但是,对这类样件在规定的500~1000h的台架老化试验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堵塞问题,实测样件的背压指标检测大于15kPa,最高达到23kPa,背压较高时将导致车辆燃油经济性变差,出现这些堵塞问题的原因归结到底是这类载体的宏观结果和微观结构的匹配存在问题,也就是在增加过滤面积(滤床体积)的同时应该优化气流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8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设置CMOS参数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OBD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