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活性碳的储氨混合物多孔固体样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38841.7 | 申请日: | 2012-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8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金;崔龙;姜涛;王丹;王金星;安宇鹏;于力娜;许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C01C1/00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活性碳 混合物 多孔 固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活性碳的储氨混合物多孔固体样块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汽车尾气的SCR后处理系统以及FCEV燃料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必须面对的两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在传统汽车的排放达标的技术手段选择方面,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燃料供给技术方面人们仍然面临不少的难题。
汽车尾气的SCR后处理系统是依靠尿素还原剂的精确供给并在催化剂的前端分解成氨气后来去除NOX危害物,达到净化尾气的目的,实现车辆的国4或以上的标准的达标。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这种依靠尿素分解成氨气的液体尿素的计量喷射存在许多不足和难点,例如,尿素溶液在-11℃环境下结冰堵塞的问题,需要额外的管路加热系统来解决;尿素溶液在135℃以上的温度环境下才能分解,而公交系统的许多车辆走走停停,根本无法达到尿素溶液稳定的分解温度的,无法产出氨气,无法消除预定的NOX成分,最后造成液体尿素在排气管中的积累,生产三聚氰胺的聚合物,堵塞尿素喷嘴和发动机排气管,致使车辆产生故障,影响正常的使用。
而对于突破能源困境,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氢燃料电池汽车被公认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技术路线。但是,如何稳定的获得氢气来源是个制约本领域发展的不小的难题。氨气是一种含氢密度较高的一类氢前驱体,氨气分子属于活泼极性分子,分子的直径尺寸约为3~4 ?,常温下非常活泼,极易扩散,不容易存储。如果能够解决好氨气的储存问题,就可以开辟一条新的氨气利用的技术路线。传统的氨气储存方式是高压气瓶,或者是以高浓度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来实现。如果采用高压气瓶来储存氨气,大批量工业应用中存在操作方面和密封方面的安全隐患,如果是以高浓氨水的方式,又存在严重的腐蚀问题。
在国家专利信息网,以“储氨”为主题词检索,专利号为CN201120099229.7的‘一种气相法乌洛托品尾气氨回收装置’、专利号为CN201020677361.7的‘用于冷库机房的配氨连接机构’、专利号为CN201020269811.9的‘复合功能型储氨器’、专利号为CN200520057558.X的‘一种蒸氨装置’、专利号为CN201010244091.5的‘用于对SCR催化剂的工作进行检验的方法和系统’、专利号为CN200880104697.X的‘SCR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运行方法及诊断方法’等6个专利没有涉及到化合物的特征成分,同本发明不相关。
专利号为CN200910197860.8的‘一种高效低温储氨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发明应用于SCR后处理系统,该专利采用氨基硼烷氨络合物NH3BH3(NH3)n(n=1~3)进行储氨,室温最大储氨量可达62.4wt.%,但是该专利的特种物质氨基硼烷的价格昂贵,具有较高的爆炸危险和燃烧等级,不适合普通工业领域的大批量推广应用。专利号为CN200580026626.9的‘存储和输送氨的固体材料’的发明涉及存储和输送氨的固体材料。该存储氨的固体材料包括一种氨吸收盐,其中该氨吸收盐是通式为Ma(NH3)nXz的离子性盐,该氨吸收盐为汽车工业用氨提供了一种安全、轻质、便宜而且致密的存储。但该专利是把固体原料直接模压成型,电热加热解吸氨气,更侧重于系统的控制策略,不涉及到混合物的改性和优化。CN200710156866.1的‘一种氨基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氨基络合物的成分为MXm(NH3)n,是以脱氨后的氨基络合物作为氨的吸收剂,通过低温吸氨、高温放氨实现氨气的分离、净化、储存和运输。该专利仅仅涉及到该氨基络合物本身的制备工艺和过程。
专利号为CN200680005886.2的‘氨的高密度存储’专利包含氨吸收/解吸固体材料,该材料容易制备和处理并可以极高密度的存储氨,并且氨在受控条件下容易释放。但是,该专利是采用固体料直接模压成型,采用粘结剂,仅仅声明了可能是二氧化硅纤维粘结剂,并没有加量比例,其它权利要求项和实施例中的也仅仅声明固体材料可能包括颗粒材料、多孔材料、晶体材料、无定形材料或它们的结合物组成,没有明确权利要求细项,本行业技术人士几乎无法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88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家电的防滑底座
- 下一篇:智能监控器上控制云台转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