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水道防护型悬臂发射台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8666.1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2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劲松;吕永志;董小伟;朱广生;贾延奎;胡小伟;黄永辉;王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41F3/04 | 分类号: | F41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尚群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水道 防护 悬臂 发射台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内置水道防护型悬臂发射台,用于火箭发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台支撑框架和安装在所述发射台支撑框架上的导流器,所述发射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框架内循环冷却通道,所述导流器上设置有导流器冷却通道,所述导流器冷却通道用于吸收经所述导流器的导流板传递的燃气热量以冷却所述导流板的内外温度,所述框架内循环冷却通道与所述导流器冷却通道连通,所述框架内循环冷却通道分别设置有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冷却液自所述冷却液入口进入并沿所述框架内循环冷却通道和所述导流器冷却通道循环后自所述冷却液出口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水道防护型悬臂发射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形成的导流型线为人字形,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的连接部为导流锥顶,所述导流锥顶为沿轴向下凹的马鞍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水道防护型悬臂发射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还包括挡流板,所述挡流板分别垂直安装在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置水道防护型悬臂发射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冷却通道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内的栅格网冷却水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水道防护型悬臂发射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网冷却水道包括互相连通的主干道和多个冷却从道,所述主干道包括主干进水道和主干出水道,所述主干进水道设置在所述导流锥顶内,所述主干出水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底端,所述多个冷却从道分别等间距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内且分别与所述主干进水道和所述主干出水道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水道防护型悬臂发射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冷却通道还包括挡流板冷却通道,所述挡流板冷却通道的进水孔与所述主干进水道连通,所述挡流板冷却通道的出水孔与所述主干出水道连通,所述挡流板冷却通道平行于所述导流型线设置。
7.如权利要求1、2、3、5或6所述的内置水道防护型悬臂发射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台支撑框架包括发射台回转部、发射台支撑端框、发射台固定止动部和导流器安放部,所述发射台回转部用于支承并定位火箭,所述发射台回转部及所述导流器安放部分别安装在所述发射台支撑端框上,所述发射台支撑端框固定于所述发射台固定止动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水道防护型悬臂发射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台回转部、所述发射台支撑端框、所述发射台固定止动部和所述导流器安放部均为中空部件,所述内循环冷却通道设置在所述中空部件的中空部分且互相贯通。
9.一种内置水道防护型悬臂发射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设置马鞍形导流器:组装马鞍形导流面的导流板基体并设置导流器冷却通道;
b、设置悬臂发射台支撑框架:组装悬臂发射台支撑框架并设置框架内循环冷却通道;
c、组装悬臂发射台:将所述马鞍形导流器安装于所述悬臂发射台支撑框架,并检查所述马鞍形导流器的导流器冷却通道与所述悬臂发射台框架内循环冷却通道的密封性和连通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置水道防护型悬臂发射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包括:
b1、组装发射台固定止动部框架并设置该部分的框架内循环冷却通道;
b2、组装发射台的支撑端框并设置该部分的框架内循环冷却通道;
b3、组装导流器安放部并设置该部分的框架内循环冷却通道;
b4、将发射台回转部安装于所述发射台支撑端框上并设置该部分的框架内循环冷却通道;
b5、检查上述各部分的框架内循环冷却通道的密封性和连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86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