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轧带钢电解清洗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8475.5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6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林;邵远敬;贺立红;陈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7/00 | 分类号: | C25F7/00;C25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带钢 电解 清洗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清洗电极,特别是指一种绝缘性良好的冷轧带钢电解清洗电极。
背景技术
经冷轧后的带钢表面带有大量的残留物,主要为轧制油、铁粉以及松散杂质等,这些残留物的存在对后续工序带来不利影响,并导致最终成品质量恶化,硅钢和镀锌板等生产过程中对冷轧后的带钢表面必须进行清洗。目前清洗工艺一般为较为复杂的碱洗(化学)+碱刷洗(物理+化学)+电解清洗+水刷洗+水漂洗的组合式多级强化清洗。冷轧带钢经过碱喷洗和碱刷洗后,表面的污物大部分被清洗去除,但是在带钢表面的微小凹坑处残留的污物仍难以清洗,而电解清洗可有效去除这部分凹坑处的污物。
电解清洗技术,通过电解整流器输出直流电,带钢与电极之间通过电解液产生电感,把电极和带钢作为阳极或者阴极,在其表面进行电极反应并析出氧气或者氢气,正是依靠电极上析出气体的机械搅拌和剥离作用可以去除残留在微小凹坑处的污物。如图1所示,目前带钢电解清洗,转向辊70与沉没辊75带动带钢通过电解清洗槽71,清洗槽中设有两组电极,每组电极包括上电极板72与下电极板73,该两组电极之间设有直流电源74。
而目前的电解清洗技术,一方面,提高整流器输出电流,可增加电极上气体的发生量,则可提高清洗效果;降低电极和带钢之间溶液的分压,可减少电源的输出功率,提高电源的效率,而减小极板和带钢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小其分压,若溶液分压减小,则可提高电流增加清洗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带钢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在电解清洗段失张,或者带钢出现严重边浪或者中浪,或者带钢运行中震动,造成带钢和极板接触而发生搭接短路,在局部高电流下带钢瞬间被烧蚀,因此在设计时要求电极与带钢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否则容易造成带钢和电解接触短路被烧蚀。
在电极和带钢之间设置绝缘装置,可在尽量减小极板和带钢间距的同时,防止带钢和电极接触短路而烧蚀。现有电极多采用角钢或栅极班形式布置,而这种电极潜能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绝缘性好的冷轧带钢电解清洗电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带钢电解清洗电极,其包括多个半圆形电极板、设于该半圆形电极板下方的绝缘装置、设于该半圆形电极板上方的铜排以及与该铜排电性连接的电极电源引脚,多个该半圆形电极板平行排列布置形成一组电极,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电极电源引脚相连;所述铜排外层设有衬胶并成U形穿过该电极电源引脚,与该电极电源引脚相接触导电。
所述电极电源引脚由L碳钢制作,并固定在所述铜排上。
所述半圆形电极板为碳钢电极板。
所述绝缘装置包括开孔的焊接钢板,十字头耐蚀的螺栓以及绝缘板,该焊接钢板焊接并固定于相邻的两排所述半圆形电极板之间位置,该绝缘板与所述半圆形电极板之间具有夹角,该绝缘板通过该螺栓固定在该焊接钢板上。
所述绝缘板与所述半圆形电极板之间的角度为锐角或钝角。
所述绝缘板为环氧树脂绝缘板。
所述半圆形电极板工作面为流线型。
本发明在带钢工作面设置固定的绝缘板,在两极板之间焊接小钢板,绝缘板通过十字螺栓固定在焊接钢板上面,螺栓为沉孔;绝缘板和极板呈非90°布置。设置绝缘板有益效果是:当由于失张等原因造成带钢和带电的电极相接触时,由于在带钢工作面布置绝缘板,这样带钢会先和绝缘板接触,这样就不会发生短路现象,由于绝缘板采用质地软的材料,带钢表面也不会被刮伤,同时绝缘板对电流在极板和带钢之间的流动影响小,另外绝缘板和极板呈非90°布置,可以间接提高绝缘板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冷轧带钢电解清洗电极采用半圆形极板布置,可提高电流效率,改善清洗效果,电极板工作面设置绝缘装置,可防止槽内带钢在失张等情况下和带电电极接触发生短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带钢电解清洗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冷轧带钢电解清洗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绝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冷轧带钢电解清洗电极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绝缘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发明的结构及达到的效果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附图并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84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晶活性α-Al2O3微粉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细小棒料送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