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轮机油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7880.5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6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宋铁成;夏立萍;姬文琦;宋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福岛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41/12 | 分类号: | C10M141/12;C10N30/06;C10N30/10;C10N30/12;C10N30/14;C10N30/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003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轮机油。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轮机制造业的发展,汽轮机组向高温、高压、高转速和大容量方向发展,对汽轮机油的的抗氧化性、抗极压性和润滑性能要求逐渐提高。当前,国内油品一般只用于300MW以下的汽轮机组。国内市售的汽轮机油产品普遍存在着极压润滑性能不足,防锈抗腐蚀能力不够,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刺激性气味等方面的问题,可能导致刀具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加工过程工件腐蚀、工件表面质量降低以及加工环境的恶化,大大降低了生产加工效率和提高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健康环保、性能优异、可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汽轮机油,以解决上述问题和弊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轮机油,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组分(重量百分含量)组成:
上述配方中:
基础油为饱和烃含量大于90%,硫含量小于0.03%的Ⅲ类基础油。
胺类抗氧剂选自烷基化二苯胺、苯基萘胺及其混合物。可用于本发明中的胺类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二苯胺、二庚基二苯胺、二辛基二苯胺、混合的丁基/乙基烷基化二苯胺、混合的丁基/苯乙烯烷基化二苯胺、混合的乙基/甲基苯乙烯基烷基化二苯胺,以及具有石油工业中常用的各种纯度的这些物质的混合物。
极压抗磨剂为烷基硫代磷酸酯、烷基亚磷酸盐、烷基磷酸酯胺盐、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中:烷基为C2-C20的烃基,包括丁基、壬基、葵基或苯基。
无灰防锈剂为烯基丁二酸或磷酸酯胺盐或二者的复配混合物,二者的复配比例为1:0.3~8。
金属钝化剂为甲基苯三唑衍生物或噻二唑衍生物。
抗泡剂为甲基硅烷混合物或液态酯共聚物。
上述汽轮机油的制备方法和步骤如下:
将基础油加热到50-80℃左右,依次加入胺类抗氧剂、极压抗磨剂、防锈抗腐蚀添加剂、金属钝化剂、消泡剂,搅拌混合1-5小时,经过冷却、精滤得到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汽轮机油具有质优、寿命长、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大、中、小型汽轮(水轮)机组的轴承及循环调节系统的润滑,主要用于300MW以上的蒸汽轮机或燃气涡轮机,也可以作为精密机械、液压系统、传热系统以及透平轴承与减阻轴承、封闭式齿轮箱等不需具抗磨与极压性能系统的优选润滑剂。
本发明采用优质基础油及新型汽轮机油添加剂复配。独特的极压抗磨剂,不仅大幅提高汽轮机油的承载能力,更杜绝了传统配方对操作工人所造成的健康的影响;空气释放性好,清洁度更高、过滤性好,无残炭和机械杂质;优异的防锈性能,测试指标也优于或等同于国际高端同类产品。在各项性能均优异、保证汽轮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极大地延长了油品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患有频率,节约了企业成本,提升了利润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汽轮机油,由以下重量组分组成:
胺类抗氧剂:二辛基二苯胺 0.4%
极压抗磨剂:烷基二硫代氨基甲基酯 0.3%
无灰防锈剂:磷酸酯胺盐 0.02%
金属钝化剂:甲基苯三唑衍生物 0.04%
消泡剂:甲基硅烷混合物 0.002%
Ⅲ类基础油 99.238%
产品制备方法和步骤如下:
将基础油加热到50-80℃左右,依次加入胺类抗氧剂、极压抗磨剂、防锈抗腐蚀添加剂、金属钝化剂、消泡剂,搅拌混合1-5小时,经过冷却、精滤得到产品。
实施例2
2#汽轮机油,由以下重量组分组成:
胺类抗氧剂:乙基/甲基苯乙烯基烷基化二苯胺混合物 0.5%
极压抗磨剂:亚磷酸二正丁酯 0.2%
无灰防锈剂:烯基丁二酸 0.4%
金属钝化剂:甲基苯三唑衍生物 0.04%
消泡剂:甲基硅烷混合物 0.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福岛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福岛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78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