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落锤断口纤维率大于95%的工程用钢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37863.1 申请日: 2012-07-11
公开(公告)号: CN102851586A 公开(公告)日: 2013-01-02
发明(设计)人: 李银华;王世森;董汉雄;徐进桥;余宏伟;洪君;梁宝珠;易勋;王孝东;熊涛;李德发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主分类号: C22C38/14 分类号: C22C38/14;C21D8/02
代理公司: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段姣姣
地址: 430080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落锤 断口 纤维 大于 95 工程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用钢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属于低碳、钢板厚度大于20毫米及以上的一种落锤断口纤维率大于95%的工程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钢材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要求强度提高的同时,对韧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对钢材的抗落锤撕裂和耐腐蚀性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钢板出现落锤撕裂不合格,这是由于钢中存在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的作用。由于氧化物的体积分数比硫化物的小得多,所以硫化物是主要问题,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钢中的硫含量。

对于钢板强度和韧性不断提高,现有技术多是通过合金化及热处理实现的。但其存在的不足是生产成本高,焊接性能差等,从而使钢板厚度的增加和韧性的提高受到了限制。为此,从20世纪60年代始,建立了利用控制轧制温度来细化晶粒的控制轧制技术(CR),该技术虽对于减少合金,提高钢板焊接性能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生产率低,且由于不进行合金化,故不能提高抗拉强度。 因此,这种工艺不能有效地提高钢板的焊接性。70年代后期,研究工作直接转到TMCP技术的开发上,通过CR及加速冷却(ACC),控制奥氏体相向铁素体相转变,提高钢板强度和韧性,减少合金消耗,提高焊接性能。但到目前为止, 用于如管线钢的钢板厚度均在20毫米以下,如要增厚到20毫米以上,则现有技术又难以使钢板的落锤撕裂性能满足要求。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746326A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020~0.060%、Mn:1.45~1.75%、Si:0.1~0.5%、S≤0.0020%、P:0.004~0.012%、Nb:0.050~0.080%、Ti:0.005~0.025%、V:0.01~0.06%、Mo:0.10~0.30%、Cu≤0.30%、Cu≤0.30%、Ca:0.0015~0.0040%、N≤0.0080、Alt:0.015~0.045%。虽然其金相组织为针状铁素体,且其-15℃落锤断口纤维率为90%,用于石油管线的钢,但其厚度不超过18毫米,不能适应既要满足厚度大于20毫米,又要使其落锤撕裂性优良的用户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满足强度及焊接性能的前提下,提供一种钢板厚度大于20毫米,落锤断口纤维率大于95%、金相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及块状铁素体,且针状铁素体的体积百分比不低于70%的、成分简单、无需进行热处理的工程用钢及匹配的生产工艺。

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一种落锤断口纤维率大于95%的工程用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4~0.07%,Si:0.10~0.30%,Mn:1.40~1.65%,Nb:0.04~0.06%,Ti:0.008~0.025%,Mo:0.15~0.30%,Ni:0.20~0.40%,P≤0.012%%,S≤0.0015%,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满足20(Nb+Ti)≤Mn,(Mo+Ni)≤10C。

生产一种落锤断口纤维率大于95%的工程用钢的方法,其步骤:

1)转炉冶炼并连铸成坯;

2)将铸坯加热到1150~1190℃;

3)进行分段轧制:在粗轧段,控制粗轧开轧温度不低于1080℃,控制最后两道次的压下率在20~22%,其余轧制道次的压下率不低于15%,控制最后一道次的开轧温度在960~1000℃;常规精轧;

4)进行冷却,钢板在开冷温度为730~750℃下,以20~30℃/秒冷却速度冷却至400~500℃;冷却后的金相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及块状铁素体,其中,针状铁素体的体积百分比不低于70%;

5)空冷至室温;

6)待用。

优选的:铸坯加热不高于1180℃。

优选的:粗轧开轧温度不低于1090℃,更优选的粗轧开轧温度不低于1110℃。

优选的:粗轧最后一道次的开轧温度不低于970℃。

优选的:钢板开冷温度为740~750℃。

优选的:冷却速度在25~30℃/秒。

优选的:冷却温度在450~495℃

本发明中各组分及主要工艺的作用及控制的理由:

C:碳可以大幅度提高钢的强度,降低钢的屈强比,但是碳含量超过0.07%时,钢的低温韧性显著恶化,但太低又对强度不利,因此控制在0.04~0.07%。

Mn:降低钢的下临界点,增加奥氏体冷却的过冷度,细化珠光体组织,以及改善其力学性能,能明显提高钢的淬透性,但有增加晶粒度粗化和回火脆性的不利趋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78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