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37692.2 申请日: 2012-07-09
公开(公告)号: CN102727689A 公开(公告)日: 2012-10-17
发明(设计)人: 赵东 申请(专利权)人: 赵东
主分类号: A61K36/888 分类号: A61K36/888;A61P1/08
代理公司: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代理人: 陈曦;郭亚芳
地址: 100107 北京市朝***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眩晕 中药 组合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地是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眩晕(dizziness)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是一种运动性和位置性的感觉异常,包括病人感到周围物体旋转或病人本身在旋转,如起伏波动感、不稳感、摇摆感、头重脚轻感等。临床上导致眩晕的疾病种类繁多,涉及耳鼻喉科、普通内科、神经内科及骨科的相关疾病。其中,因前庭系统受累,以旋转为主要感觉异常者,统称为真性眩晕(Vertigo);而因视觉系统或本体感觉系统受累,亦可因前庭系统受累,以波浪起伏感、不稳感、摇摆感、头重脚轻感为主要感觉异常,而无旋转感觉者,统称为眩晕。

1.旋转性眩晕

临床上按其病因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病变导致的眩晕症。常见于梅尼埃病(曾译美尼尔病)、迷路炎、药物性眩晕(应用耳毒性药物引起的)及前庭神经炎等。(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2.一般性眩晕

(1)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2)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3)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4)血压性眩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5)其它: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眩晕的诱发因素纷繁复杂,临床表现有虚有实,虚实夹杂。实证的眩晕多见于年轻人,发病快,症状重;虚证的眩晕多见于老年人,病程持续时间长,症状相对较轻。在眩晕的治疗上,西医强调止晕对症处理,忽视了对机体神经系统的整体调节与恢复,并且药物品种少,发展变化小,毒副作用相对较大。不可否认,在控制眩晕发作方面,西药具有一定优势,但单纯、强制性地抑制作用往往使脑神经功能受到影响,并影响眩晕症患者的内分泌、心脏及肝肾系统功能。中药治疗眩晕从整体观念出发,治病求本,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毒副作用少,而且能够从根本上调节机体状态,平衡阴阳,使眩晕病得到彻底治疗,减少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有效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人赵东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副教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工作20余年,潜心钻研,博采众长,师古而不泥古,擅长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老年常见病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在眩晕病、老年性便秘、糖尿病以及焦虑抑郁状态的中医药治疗方面具有独到见解,临床疗效满意。经过临证--思考--总结--再临证的反复临床验证,完成了本发明。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发明人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选取了15种中药,该15种中药配伍可以协同起效,经提取得到的中药提取物可以有效的治疗眩晕。15种中药功效如下:

骨碎补:别名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味苦,性温。归肾、肝经。功能主治: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熟地黄: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滋肾,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

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用于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

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肝、膀胱经。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水肿;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皮肤瘾疹。

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功能主治: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皮肤瘙痒。

漏芦:味苦、咸,性寒。归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

白芥子:别名辣菜子。味辛,性热。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东,未经赵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76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