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调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7651.3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9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高亚凛;宋星宇;金柱想;黃星镇;金美珠;尹柱协;崔成圭;柳仲吉;林栽用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朴海今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调节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更详细地涉及具备送风扇来形成多种气流的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通常,空气调节器通过空气吸入口吸入空气来改变温度或湿度或净化度等之后,通过空气排出口向室内排出,以此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空气调节器在内部能够设置热交换器和送风机,热交换器用于进行制冷剂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送风机用于吸入空气来向热交换器吹送之后向外部排出。
这些空气调节器根据空气排出口的形状或开口方向及数量,能够在室内形成多种气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多个送风扇来形成多种气流的空气调节器。
本发明的另一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运转模式形成多种气流的空气调节器。
本发明的问题不限于以上提及的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下面的记载能够明确地理解没有提到的其他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包括:热交换器,其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多个排出部,排出在上述热交换器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多个送风扇,向上述多个排出部吹送空气;以及控制部,其使上述多个送风扇以相互不同的速度旋转来实现多个运转模式。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的事项包括在详细的说明以及附图中。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具有如下效果中的一种或者其以上效果。
第一,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两个送风扇来执行多种运转模式。
第二,根据不同的运转模式独立地控制两个送风扇并能够调节排出的空气。
第三,将两个排出风扇、使其进行旋转的两个排出电机及热交换器适当配置在本体内,以此能够实现轻薄的本体。
第四,适当控制两个风扇来节省能量并能够实现森林风模式,该模式用于产生自然风的吹拂感觉。
本发明的效果不局限于以上提到的效果,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明确地理解没有提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横向剖视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第一排出部的部分切开立体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输入部的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框图。
图9表示用于控制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多个运转模式的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形成的气流的示例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森林风模式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用于控制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森林风模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详细说明的实施例会让本发明的优点和/或特征以及实现这些优点和/或特征的方法更加明确。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所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实施例只用于使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完整,有助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范畴而定义。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元件。
下面,借助本发明的实施例,并参照用于说明空气调节器的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横向剖视图,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第一排出部的部分切开立体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包括:本体4,其用于形成外观;热交换器6,其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吸入部13,其用于吸入在热交换器6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多个排出部8、12,用于排出在热交换器6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多个送风扇44、12,向多个排出部8、12吹送空气。
本体4形成外观。本体4包括:前盖70,其用于形成前表面的外观;后盖15,其用于形成后表面的外观;多个侧面盖60,用于形成两侧的外观;底座24,其用于支撑本体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76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