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硒锗元素中药负离子远红外防电磁波蛇泥鳅粉胶囊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37591.5 | 申请日: | 2012-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2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 发明(设计)人: | 成进学;成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钢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9/48;A61P1/14;A61P29/00;A23L1/29;A61K35/56;A61K35/58;A61K33/00;A61K33/04;A61K33/24;A61K33/08;A61K3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元素 中药 负离子 红外 电磁波 泥鳅 胶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纳米硒锗元素中药负离子远红外防电磁波蛇泥鳅粉胶囊,是属于医疗营养保健胶囊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的蛇类资源极其丰富,广大人民群众对蛇类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累了丰富而宝贵可喜的经验。近几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对蛇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合理开发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发展和提高。如在医疗保健和食品加工等方面均应用得非常广范。特别是在医疗上有独特的应用和治疗效果,甚至一些疑难病症的治疗得到很奇特的效用。蛇类资源是自然的中药库。我国地跨温热、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大陆面积大,幅源十分辽阔,长江、黄河、东海、南海等有广阔的地带,陆地蛇、沙漠蛇、海洋蛇,其中尤其是海蛇,拥有很大的市场。海蛇可供药用,具有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滋补强身的功效,其毒可治疗坐骨神经痛、风湿症等病;肉可食,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高级食用佳品。海蛇具有集群性,常常是成千条一起顺水漂游,便于捕捉;还具有趋光性,晚上用灯光诱捕,收获更多。我国的海蛇资源丰富,以北部湾为最多,每年可捕捉到五万多斤,此外在福建平潭、惠安、东山等各沿海县,每年也可捕捉多达一万多公斤。然而,面对如此多的宝贵资源,至今人们均未能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号称世界上最毒的动物之一是“毒蛇之王”眼镜蛇,但海蛇毒液的毒性比眼镜蛇的毒性还要大50倍。海蛇的毒液是神经毒素,人类在与海蛇的接触中发现一种特殊的抗毒剂,可以抵抗这种海蛇的神经毒素的毒液。生产这种药品的基本成份来自一些陆地蛇的体内。方法是将陆地蛇的毒液先用小剂量的毒素注射到马的体内,并且慢慢地加大剂量,此时马的体内就会产生抗体,抗体蛋白质可以压制毒素发作。几天后,从这些注射了毒素的马体内抽取血液,就可以提取我们所需要的抗体了。海蛇蛇毒不仅可以用来制成各种单价或多价抗毒血清、来治疗毒蛇咬伤,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海蛇毒含有多种生物酶类,有极高的生物活性,经分离提纯可广泛用于医药、科研和生物工程方面。如用海蛇毒素研制成镇痛药,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顽固性神经性疼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恶性肿痛引起的剧痛也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它与吗啡相比,虽说起效慢,但镇痛效果长,不会成瘾等优点。此类海蛇蛇毒,特别是青环海蛇蛇毒,在国际市场上长期供不应求,在2004年4期走近科学P35页报导青环海蛇蛇毒每克售价7800多美元,比黄金贵上百上千倍,可见对蛇类资源,尤其是海蛇的积极开发利用实在必需和迫切。
泥鳅(Misgurnus Angillicaudatus)属鳅科动物,可药食两用。肉及全体均可入药,具有滋阴壮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和消痞散结之功效;对糖尿病、传染性肝炎、久疮不愈、上下肢肌肉隆起疼痛、皮肤湿热起疹瘙痒,均有较好地作用效果,被誉为“水中人参”之美称。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钢,未经成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7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