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7104.5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4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吴科峰;王广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亿日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086 | 分类号: | F16L37/08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连接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管道连接的快速接头。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设备中,经常需要将管子进行连接和拆卸,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目前,在各种管路连接中,为了便于管子的布置及安装,经常使用导管接头实现转向和连接,按形式分,如弯通、直通、三通等,各个通道可制成等经或异径。现有接头连接方式有焊接式、卡压式、螺纹式等,作为现有接头一般的简单结构。为了实现快速操作,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快速连接结构,例如,中国专利号200320107126.6公开了一种快速接头,如图1所示,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本体(1)一端开有阶梯孔,连接套(5)通过本体(1)前端的凸缘(9)与本体(1)连接在一起,内锥导套(6)通过连接套(5)与本体(1)连接在一起,内锥导套(6)内侧设置有底端为爪状结构的弹性套(7),内锥导套(6)和弹性套(7)的底端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锥型垫(4),锥型垫(4)和内锥导套(6)分别与弹性套(7)的爪的内外两个斜面滑动相接,锥型垫(4)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支承套(2)设置在本体(1)的阶梯孔最内侧与本体(1)相接,从而与弹性套(7)、锥型垫(4)及密封圈(3)之间构成插接软管(8)的间隙。又例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一种快速接头,是由按钮(1)、锌套(2)、压环(3)、簧片(4)、密封圈(5)、接头主体(6)等零部件所组成,上述两种方案具有连接速度快,省时省力的优点,但是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它们使用的零部件都很多,安装复杂耗时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和拆卸都非常快速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连接稳固的管道连接的快速接头,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接头,包括具有连接孔的接头体,在连接孔内设有能够与插入的插管形成密封的密封O型圈,以及一筒形簧片套设在连接孔中用于卡住插入的插管,所述接头体在连接孔的端口处开设有一释放凹槽,所述释放凹槽是由防脱挡沿及释放挡沿形成的空间,所述防脱挡沿为一垂直连接孔轴心线的一环形平面,所述释放挡沿为一与连接孔轴心线夹角小于90度的一环形面;另外,所述接头体在连接孔的中间开设有一卡管凹槽;另外,所述筒形簧片包括:一筒形圈体,所述筒形圈体为一圆筒体;一支持部,所述支持部为一环形圆筒体,所述支持部与所述筒形圈体固定连接;若干簧片释放部,所述簧片释放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持部固定连接,所述簧片释放部均匀分布与所述支持部固定连接,所述簧片释放部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筒形圈体的外侧倾斜,所述簧片释放部在所述释放凹槽中移动;若干簧片卡管部,所述簧片卡管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持部固定连接,所述簧片卡管部均匀分布与所述支持部固定连接,所述簧片卡管部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筒形圈体的内侧倾斜,在顶端形成一卡爪用于卡住插入的插管。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快速接头,还包括一簧片按钮部,所述簧片按钮部为一圆形环状片体,所述簧片按钮部与所述筒形簧片凸出于所述连接孔的一端耦接。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快速接头,所述筒形簧片是由平面钢片冲压焊接成筒形的。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快速接头,所述筒形簧片是由环形钢片冲压成型的。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特征,使得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第一、本发明的快速接头结构简单,装配容易节约工时;
第二、本发明的快速接头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第三、本发明的快速接头以筒形簧片的簧片释放部抵住接头体的防脱挡沿,防止筒形簧片脱出连接稳固。
当然,实施本发明内容的任何一个具体实施例,并不一定同时具有以上全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快速接头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现有技术快速接头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快速接头的剖开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快速接头的筒形簧片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筒形簧片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筒形簧片的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亿日气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亿日气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7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装置
- 下一篇:穿孔顶头的激光强化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