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水、不易堵、洁净卫生、可安电子秤的自动便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7000.4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0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强 |
主分类号: | E03D5/012 | 分类号: | E03D5/012;E03D9/10;E03D9/16;E03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705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水 不易 洁净 卫生 电子秤 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公共场所卫生间座便器、蹲便器应用技术领域,还涉及重力、弹力、大气压力、液体压力转换,涉及电子秤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城镇家庭及公共场所座便器、蹲便器大多采用冲水方式,对水消耗巨大,极为浪费,而且由于有存水弯原因,有时冲洗不干净、向上返排泄物,更有不少不自觉者在公共场所方便后不冲水,下水道容易堵塞,对公共卫生造成不良影响。现代农村厕所,主要还是老式的敞开式不冲水厕所,环境一般很不卫生,有点不适合现代生活需要,这与现代冲水便器用水量巨大、农村无下水道及污水处理配套设施有极大关系。即使没有以上弊端,家用卫生间或公共要设置纸篓放卫生纸(巾)、增加了工作、不利于环境卫生,大量用水,对排泄物、水的利用或处理增加了工作量。
另外,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人群越来越多,对人们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一种节水、不易堵、洁净卫生、可安电子秤的自动便器。
本发明便器装置,可以极大解决其它便器冲水浪费水、公共场所卫生难维护或很差等维护成本高、下水道易堵塞等问题,降低对排泄物、冲水的利用或处理工作量,监控人们肥胖进程。
优选的,本便器活塞可向下移动,人排泄物直接移至便器通道并旋转,便器冲洗水压更高,所以节约了大量用水,对于人小便后按时间定量供水喷水,更是大大节约了用水,而且冲洗更干净。最低用水量可在0.1-0.5升,而且便器冲洗更干净,不返排泄物,下水道不易堵塞,本便器装置,便器下口采用活塞方式隔断外界空间与下水管道,空气密封效果好于传统便器靠存水弯存水密封异味的效果,使用本便器可更省水,更卫生。
优选的,本发明装置,利用人体重力转换产生动力,无需电源控制,提高了便器应用灵活性、性能更稳定、成本更低。由于重力控制,人方便后离开,便器自动冲水,避免了公共场所便后无人冲洗的弊端,提高了卫生环境,降低了环卫工作量。
优选的,便器通道直通而粗,且无存水弯,便器可有卫生纸(巾)粉碎机,可避免下水道堵塞、的问题,提高卫生间环境卫生。
同时,对于对收集利用人类排泄物的工作,由于排泄物含水量大大降低,也可降低环卫工作量,提高排泄物质量。
优选的,当便器安装了电子秤,可对自己体重天天观测,有利于防止肥胖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便器人体重力转换结构图
图2人刚离开时便器状态及活塞移动、旋转控制系统图
图3人刚离开时便器状态及非粉碎机通道、结构、与控制系统图
图4人未方便时便器喷水结构状态及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人方便之前到方便离开便器运转过程举例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当便器上没有人时,其系统两条弹簧(32)处于具有最大势能的拉伸状态,两弹簧(32)弹力小于弹簧(31)和气缸(33)回复力,三气缸(33、35)活塞位于缸筒固定端,气缸(31、35)内有左右两气孔(40),一弹簧(31)处于收缩的没有势能状态,活塞轴弹簧(28)处于没有势能的伸长状态,活塞位于便器下口(3)位置。
当有人方便时,系统装置在经重力传导转换轴(15)转换后的拉绳(34)作用力下运动,到达指定位置,一弹簧(31)和一气缸(33)活塞被拉伸相同长度,都到达不了定滑轮(30),另两气缸(35)也被拉伸,三气缸(33、35)固定端气孔关闭(只在安装或维修时打开),另一端气孔阀门(由止回阀改造)可迅速向外排气,但活塞复位时往里进气极为缓慢,而且进气速度可调,此时气缸固定端密闭空间为负压状态,两气缸活塞具有向固定端的回复力和重力拉力平衡,此时刚好两弹簧(32)回到收缩的没有势能状态,此时活塞轴弹簧(28)仍然处于没有势能的伸长状态,活塞仍位于便器下口位置。
同时,有人方便时,粉碎机系统在重力转换后的拉线(34)拉力作用下,气缸(48、49、55、56)活塞移动,此时,装置中轴(42)上的弹簧下挡(50)在气缸(55)和拉线(51)作用下向上移动,使得中轴(42)向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强,未经王永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7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