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抗菌气动罐底阀在审
| 申请号: | 201210236878.6 | 申请日: | 2012-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2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苏仕平;赵子慧;王超;崔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阀门五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7/17 | 分类号: | F16K7/17;F16K31/126;F16K3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抗菌 气动 罐底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体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抗菌气动罐底阀。
背景技术
罐底阀是一种贴焊在罐底的起闭装置,主要用于制药或卫生级别较高的场合。目前,普通类型的阀门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介质在阀体内容易出现泄露、堵塞、结块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阀门的正常使用。生物抗菌气动罐底阀是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生物和化学等领域又一创新产品,满足了由于工况条件需要阀体直接焊接在容器的下面最底部,能保证反应釜在放料时快速、彻底、无残留,从而达到最佳的排空、清洗、消毒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耐腐蚀性能佳、运行安全可靠、有利于介质的排放的生物抗菌气动罐底阀。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物抗菌气动罐底阀,包括阀体(1)、隔膜(2)、阀瓣(4)、阀杆(6)、阀盖(7)、指示杆(20)、反馈信号装置(27)和气动装置,所述的阀体(1)与阀盖(7)连接,所述的隔膜(2)设在的阀体(1)与阀盖(7)之间,所述的隔膜(2)通过隔膜螺钉(3)与阀瓣(4)连接,所述的阀瓣(4)通过销(5)与阀杆(6)连接,所述的气动装置设在阀盖(7)下方,所述的指示杆(20)与气动装置连接,所述的反馈信号装置(27)与指示杆(20)连接。
所述的气动装置包括气缸(43)、气缸盖(19)、薄膜(13)、薄膜压头(14)和弹簧(15),所述的气缸(43)与气缸盖(19)连接,所述的薄膜(13)设在气缸(43)与气缸盖(19)之间,所述的薄膜压头(14)分别与薄膜(13)和弹簧(15)连接,所述的薄膜(13)、薄膜压头(14)和弹簧(15)均与阀杆(6)连接。
所述的阀盖(7)与气缸(43)之间设在有O形密封圈(11),防止气源压力损失。
所述的反馈信号装置(27)与指示杆(20)之间设有拨动块(24),所述的拨动块(24)通过拨销(26)与反馈信号装置(27)。
所述的指示杆(20)上连接有用于导向的支承板(31),所述的支承板(31)与气缸盖(19)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阀体与隔膜的设计具有抗挠性破损和耐疲劳性能,使流道内的腐蚀性介质与所有驱动部件处于完全隔离的状态,从而彻底杜绝了常规阀门的“跑、冒、滴、漏”等现象,故具有极佳的耐腐蚀性能;操作上轻盈、迅速、便利、流畅;
2)阀体与管道采用焊接的连接形式,阀体的内腔设计呈流线型,铸件进行固溶化处理、喷砂处理及酸洗钝化处理,工艺采用机械抛光和电解抛光两次处理,不仅达到“镜面”效果,保证了阀体内表面的光洁度,同时还有利于介质的排放,防止了细菌的滋生、流体的滞留;
3)阀门为气动操作,运行安全、可靠。同时还可以附装反馈信号,以满足自近控、程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隔膜,3、隔膜螺钉,4、阀瓣,5、销,6、阀杆,7、阀盖,8、垫片,9、第一螺栓,10、第一垫圈,11、O形密封圈,12、压环,13、薄膜,14、薄膜压头,15、弹簧,17、下弹簧座,18、第二螺栓19、气缸盖,20、指示杆,21、螺杆,22、上弹簧座,23、第一螺母,24、拨动块,25、指示杆套,26、拨销,27、反馈信号装置,28、连接角板,29、螺钉,30、密封垫,31、支承板,32、密封盖,33、定位套,34、螺钉,35、第二螺母,36、第三螺栓,37、第二垫圈,38、使用说明牌,39、第四螺栓,40、第三垫圈,41、第三螺母,42、管堵,43、气缸,44、螺柱,45、第四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阀门五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阀门五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68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热混凝土
- 下一篇:一种染色用玻璃纤维浸润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