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绕组线用改性耐高温尼龙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6870.X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0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沈刚;范雷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川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51/08;C08K13/02;H01B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组 改性 耐高温 尼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粘性漆包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绕组线用改性耐高温尼龙及其制造方法,其特点在于较普通电线电缆用护套相比具有其独特的耐高温性和柔软性,使所得线体在耐高温的同时又具有小规格电线应有的柔韧性,且能具有直焊性。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高频绝缘绕组线或三层绝缘绕组线时尼龙作为耐高温耐磨材料,既对里层绝缘材料起到保护作用又本身具有其优越的绝缘性,起到加强绝缘的效果,但因其薄壁挤出工艺的特殊性,在耐高温和柔软耐热冲击性方面的矛盾不能有效兼顾,不能满足绕组线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和线体的柔韧性,并且具有良好的直焊性的绕组线用改性耐高温尼龙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绕组线用改性耐高温尼龙,该尼龙的原料采用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
尼龙基体 67~93.4%;
尼龙改性剂 5~20%;
稳定剂 1~8%;
耐水解改性剂 0.5~3%;
成核剂 0.1~2%。
所述的尼龙基体为聚己二酰己二胺。
所述的尼龙改性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环己内酰胺。
所述的稳定剂为市售的商品号为polyad 03的热稳定剂。
所述的耐水解改性剂为共聚物和褐煤酸衍生物的混合物,选自市售的BRUGGOLEN P12。
所述的成核剂为有机成核剂和无机成核剂的固体混合物,选自市售的BRUGGOLEN P22。
绕组线用改性耐高温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备料:
尼龙基体 67~93.4%、
尼龙改性剂 5~20%、
稳定剂 1~8%、
耐水解改性剂 0.5~3%、
成核剂 0.1~2%;
(2)将上述各组分按照配比置于共混器中搅拌均匀;
(3)将上述已搅拌均匀的混合物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共混造粒后得到改性耐高温尼龙粒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制备得到的改性尼龙作为三层绝缘线的其中一层组成,所得线体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和线体的柔韧性,并且具有良好的直焊性,有助于三层绝缘绕组线的直焊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原料配比:
其中,尼龙基体为尼龙66,尼龙改性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环己内酰胺,稳定剂为市售的商品号为polyad 03的热稳定剂,耐水解改性剂为共聚物和褐煤酸衍生物的混合物,本实施例选用市售的BRUGGOLEN P12,成核剂为有机成核剂和无机成核剂的固体混合物,本实施例选用市售的BRUGGOLEN P22。
将上述各组分按照配比置于共混器中搅拌均匀,然后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共混造粒后得到改性耐高温尼龙粒子。
实施例2
原料配比:
其中,尼龙基体为尼龙66,尼龙改性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环己内酰胺,稳定剂为市售的商品号为polyad 03的热稳定剂,耐水解改性剂为共聚物和褐煤酸衍生物的混合物,本实施例选用市售的BRUGGOLEN P12,成核剂为有机成核剂和无机成核剂的固体混合物,本实施例选用市售的BRUGGOLEN P22。
将上述各组分按照配比置于共混器中搅拌均匀,然后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共混造粒后得到改性耐高温尼龙粒子。
实施例3
绕组线用改性耐高温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备料:尼龙基体67%、尼龙改性剂20%、稳定剂8%、耐水解改性剂3%、成核剂2%,其中,尼龙基体为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改性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环己内酰胺,稳定剂为市售的商品号为polyad 03的热稳定剂,耐水解改性剂为共聚物和褐煤酸衍生物的混合物,本实施例选用市售的BRUGGOLEN P12,成核剂为有机成核剂和无机成核剂的固体混合物,本实施例选用市售的BRUGGOLEN P22
(2)将上述各组分按照配比置于共混器中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川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川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68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