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缓冲件的门铰链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6394.1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5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贝恩德·温克勒;于尔根·霍姆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多玛两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3/20 | 分类号: | E05F3/20;E05F3/1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车文;安翔 |
地址: | 德国恩***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单作用门(Anschlagtür)的门铰链,该门铰链具有液压缓冲件。
背景技术
以弹簧加载的门铰链的任务是:使打开的门又运动到关闭的位置中。在此,通过打开门而使弹簧紧合,该弹簧蓄积了用于关闭运动的所需的力。为了基于弹簧力门不会以不断升高的速度关上,门铰链具有缓冲器。为此,已知的是使用粘性液体(例如油),粘性液体在两个压力室之间被推移。已知的门铰链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并且铰链的密封并不足够,铰链随着时间推移易发生泄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具有缓冲件的门铰链,该门铰链被简单而且成本低廉地构造并且被可靠地密封。
该任务由依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门铰链出发在与权利要求1所表明的特征相结合下得到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予以说明。
本发明包含如下技术教导,即:在门打开时,可转动地布置在壳体内的芯轴使芯轴螺母在轴向上运动,从而压力弹簧被压缩,压力弹簧对门的关闭过程予以辅助,并且由此又使门运动到关闭位置中。在此,弹簧室形成用于粘性液体的第一压力室,第一压力室通过通道与位于芯轴螺母下方的压力室连接,其中,阀对通道中粘性液体的通流加以调节。通过粘性液体(例如油)在两个压力室之间的推移,可以实现对关闭运动可靠的缓冲,该缓冲可以简单地通过阀来调整。通过将弹簧室用作压力室提供了一种非常紧凑而且价格低廉的门铰链。
通过可从壳体的下端侧操作阀用以调节关闭缓冲件,而不必拆卸门铰链,获得了整体密封而且紧凑的门铰链。
门铰链的紧凑的而且同时可靠耐用的实施方式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即:芯轴与芯轴螺母通过螺纹彼此协作。实施为梯形螺纹或锯齿螺纹的方案实现了两个构件承受高负荷。
通过对芯轴在门铰链的上部区域中在径向和轴向的支承,在壳体内提供了用于液压缓冲件的空位。同时通过轴承的布置方案,实现了门铰链的高密封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轴承用作压力弹簧的支撑轴承,这是因为在轴承的下方布置有盘片,压力弹簧支撑在该盘片上。这也降低了门铰链的结构高度。
对于门被以暴力关闭的情况而言,在壳体中在芯轴的下方布置有第二压力室,该第二压力室可以与第一压力室液压地连接。由此,可以吸收负荷峰值,从而使门不被损坏。
为此设置为:第二压力室通过芯轴中的通道与第一压力室连接。为了不绕开阀的调节作用,在通道中在芯轴内部布置有带止回阀的空腔,止回阀只能在一个方向上打开并且被设计用于很高的负荷峰值。将阀布置在芯轴中的方案同样实现了紧凑的结构,因为预装配的芯轴与阀一起可作为结构组件被采用和装配。
附图说明
下面,其他改进本发明的措施被连同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一起加以更为详细地描述。
其中:
图1示出了门铰链的前视图,
图2示出了门铰链的截面图,
图3示出了门铰链的另一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上部铰链部件7的门铰链1的前视图。门铰链1具有壳体2,芯轴5可转动地布置在壳体2中。在芯轴5的上端部上布置有榫头6,榫头6例如实施为四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在壳体2上还固定有铰链连接片3,借助铰链连接片3将门铰链1固定在未示出的框或墙壁上。为此在铰链连接片3上可以加工出用于固定的孔4,在该实施例中加工出两个孔4。壳体2和铰链连接片3在该实施例中一体式地实施,并且例如由铸造材料制造。当然两件式或更多件式的实施方案也是可行的。上部铰链部件7被构造用以固定在未示出的门上。为此,上部铰链部件7同样具有带孔9的铰链连接片10。铰链连接片10与壳体8连接,这也可以一体式地或多件式地进行。在壳体8内布置有用于榫头6的相对应的容纳部,其固定地、即不可转动地与壳体8连接。即,通过门的转动运动,芯轴5在门铰链1内转动。
反过来,自然也可以将上部铰链部件7固定地与墙壁或框连接,并且门以门铰链1通过榫头6嵌入到上部铰链部件7的容纳部中。基于对门铰链1内的运动部件的密封,则前面所描述的方案—即门铰链1固定在墙壁或框上并且上部铰链部件7固定在门上的方案是更好的方案,因为在此不必对运动的密封件朝下加以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多玛两合有限公司,未经多玛两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63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