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循环气体为燃料的制炭粉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6283.0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0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强坤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07***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循环 气体 燃料 制炭粉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炭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循环气体为燃料的制炭粉工艺。
背景技术
利用生物质制碳粉,是利国利民的好项目,其不仅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利于环保,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生物质主要指木屑和生物桔干,桔杆包括稻麦桔杆和棉花桔杆。由于在生物质制过种中,会需要大量的燃料,在燃料燃烧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大部分都会直接排出或者通过处理后在排出,得不到气体的利用,从而达不到节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循环气体为燃料的制炭粉工艺,该工艺简单明了,有害气体可进行回收并循环利,降低了燃料成本,同时也达到环保效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利用循环气体为燃料的制炭粉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1、选取木屑,将木屑晾晒含水量15%,通过投料口投入到刚性给料机内,再由刚性给料机送入预热装置内,预热3-5分钟;
步骤2、启动燃烧室内的高温裂解绞笼,并打开喷气装置和预热装置下方的入料口,这时木屑则会通过入料口进入高温裂解绞笼进行裂解;
步骤3、裂解完成过后,在高温裂解绞笼的作过下将物料推进冷却绞笼内,将物料温度降至300℃~400℃后即可得到碳粉;
步骤4、步骤2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煤气,这种煤气中含有焦油雾,通过燃气管将煤气输送到旋风焦油器中将焦油雾去除;然后在通过燃气管传输至电补焦油器中,当含少量焦油雾滴等杂质的煤气进入电补焦油器中,通过改电场时,吸附了负离子和电子的杂质在电场库伦力的作用下,移动到沉淀极后释放出所带电荷,并吸附于沉淀极上,从而将对含少量焦油雾滴等杂质的煤气进净化;其次将净化过后的煤气通过燃气管传输至静电除尘器内进行优化;
步骤5、将步骤4中优化过后的煤气通过滤清燃气管通入步骤2中的燃烧室内,用作燃料。
上述步骤4中所除去的焦油则通过集油池进行收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工艺简单明了,能将在制碳粉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回收,并可循环利,从而降低了燃料成本,同时也达到环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使用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循环气体为燃料的制炭粉工艺,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①、选取木屑,将木屑晾晒含水量15%,通过投料口1投入到刚性给料机2内,再由刚性给料机2送入预热装置3内,预热3-5分钟;
②、启动燃烧室4内的高温裂解绞笼5,并打开喷气装置6和预热装置3下方的入料口31,这时木屑则会通过入料口31进入高温裂解绞笼5进行裂解;
③、裂解完成过后,在高温裂解绞笼5的作过下将物料推进冷却绞笼7内,将物料温度降至300℃~400℃后即可得到碳粉;
④、在②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煤气,这种煤气中含有焦油雾,通过燃气管8将煤气输送到旋风焦油器9中将焦油雾去除;然后在通过燃气管81传输至电补焦油器10中,当含少量焦油雾滴等杂质的煤气进入电补焦油器10中,通过改电场时,吸附了负离子和电子的杂质在电场库伦力的作用下,移动到沉淀极后释放出所带电荷,并吸附于沉淀极上,从而将对含少量焦油雾滴等杂质的煤气进净化;其次将净化过后的煤气通过燃气管82传输至静电除尘器11内进行优化;
⑤、将④中优化过后的煤气通过滤清燃气管12通入②中的燃烧室4内,用作燃料。
上述④中所除去的焦油则通过集油池13进行收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强坤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强坤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62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处理制备光滑腐蚀光纤表面的方法
- 下一篇:太阳能移动载体生物浮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