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棉花蕾铃发育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5199.7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4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程;董合林;刘爱忠;王润珍;刘爱珍;李如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张庆敏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棉花 蕾铃 发育 叶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肥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促进棉花蕾铃发育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皮棉产量是棉花的经济产量。棉花的蕾铃发育状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棉花的经济产量。在棉花蕾期、花铃期喷施叶面肥,能促进棉花蕾铃生长发育、减少蕾铃脱落,从而提高皮棉产量。
目前适于市场上叶面肥种类较多,但适于棉花专用的叶面肥尚不多见,且性价比不高,效果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目前适于棉花专用的叶面肥种类较少的缺陷,弥补棉花蕾期、花铃期专用叶面肥的空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棉花蕾铃发育的叶面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促进棉花蕾铃发育的叶面肥,所述叶面肥为水溶液,其活性成分按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氮肥:300~1500份;
磷钾复合肥:100~800份;
硼砂:50~150份;
生长素:1~10份;
6-苄基腺嘌呤:2~20份;
赤霉素:2~20份。
优选地,所述叶面肥的活性成分按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氮肥:500~1000份;
磷钾复合肥:200~500份;
硼砂:80~120份;
生长素:3~8份;
6-苄基腺嘌呤:6~15份;
赤霉素:6~15份。
更优选地,所述叶面肥的活性成分按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氮肥:500~1000份;
磷钾复合肥:200~500份;
硼砂:100份;
生长素:5份;
6-苄基腺嘌呤:10份;
赤霉素:10份。
上述叶面肥所含的氮肥、磷钾复合肥能及时补充棉花所需的氮、磷、钾营养成分;硼砂里所含的硼能防止蕾而不花;生长素、6-苄基腺嘌呤、赤霉素等外源激素能促进蕾铃发育、促进养分向蕾铃转移分配,减少脱落。
其中,棉花蕾期氮肥、磷钾复合肥的用量可相对较少,而到了花铃期,氮肥、磷钾复合肥的用量可适当加大。
优选地,所述氮肥为尿素;所述磷钾复合肥为磷酸二氢钾。
所述生长素为吲哚乙酸或a-萘乙酸。
所述硼砂中的含硼量按质量百分比为5~30%;优选10~20%。
所述叶面肥中,活性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0.1~10%;优选0.5~3%。
本发明提供的叶面肥,具体的施用量可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棉花的长势决定,生长中后期棉株中上部叶片面积增大,可适当增加用量。
本发明提供的叶面肥的制备方法,过程如下:称取所述活性成分的各个组分,混匀,最后加水稀释定容即得。
优选地,所述制备过程如下:将生长素、赤霉素分别溶于5~10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浓度为90~99%的乙醇溶液中,将6-苄基腺嘌呤溶于5~10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5~5%的稀盐酸溶液中;将所得乙醇溶液、稀盐酸溶液与氮肥、磷钾复合肥、硼砂混合,加水混匀即得。
本发明提供的叶面肥于棉花蕾期、花铃期进行叶面喷施,能促进棉花生殖、生长,促进现蕾开花,减少蕾铃脱落,从而提高棉花产量,增产率可高达30%。本发明提供的叶面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工艺条件温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取尿素75克、磷酸二氢钾30克、硼砂(含硼量17wt%)15克、生长素(吲哚乙酸)0.75克、6-苄基腺嘌呤1.5克、赤霉素1.5克。
将尿素、磷酸二氢钾、硼砂用少量水溶解;将生长素用5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为95%的乙醇溶液溶解;将赤霉素用5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为95%的乙醇溶液溶解;将6-苄基腺嘌呤(6-BA)用6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为1%的稀盐酸溶液溶解。将得到的溶液充分混匀,加水混匀,加水定容至15升,于晴天无风下午16时至17时均匀喷施于棉叶表面。
在棉花蕾期喷施1次,用量为每亩15千克。
花铃期喷施3次,用量为每亩20-25千克,每次间隔时间为1周左右。
喷施上述叶面肥与喷清施水对照处理相比,增产效果显著,单株成铃数增加3-4个,单铃重增加0.3-0.4克,皮棉产量增加20%左右。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51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食用坚果的果壳制备的生物质燃料
- 下一篇:一种油棕汽油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