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融合的家居安全健康远程监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4036.7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6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李敏;谢颖;罗元;徐晓东;唐贤伦;原威;蔡军;胡豁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融合 家居 安全 健康 远程 监测 系统 | ||
1.基于数据融合的家居安全健康远程监测系统,包括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上设置有传感器装置、协调器和信息数据处理器;
所述传感器装置,用于获取环境信息数据和人体健康信息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网络将信息数据发送到协调器上;
所述协调器,用于收集传感器装置获取的信息数据并传输到信息数据处理器;
所述信息数据处理器,用于处理接收到的信息数据,根据信息数据的处理结果来确定相应的危险区域,并控制轮椅离开危险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家居安全健康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轮椅上的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信息数据处理器连接,所述信息数据处理器根据信息数据处理结果来确定是否向远程手机发送处理结果和发出报警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家居安全健康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CO浓度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人体温度传感器,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CO浓度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人体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无线传输网络将信息数据发送到协调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家居安全健康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装置的无线传输网络采用星状网络拓扑结构的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家居安全健康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采用GSM网络实现远程通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家居安全健康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器为ZigBee协调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家居安全健康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数据处理器包括用于训练构建BP神经网络的BP神经网络训练模块,所述BP神经网络训练模块的输入量为经过归一化处理的温度、烟雾和CO浓度数据,所述BP神经网络训练模块的输出向量包括明火、阴燃火和安全概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家居安全健康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数据处理器包括用于根据BP神经网络训练模块对传感器装置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判断的数据融合处理模块,所述数据融合处理模块包括局部信息预处理系统、神经网络融合系统和决策系统;
所述局部信息预处理系统,用于采集和预处理原始信息数据;
所述神经网络融合系统,用于提取局部信息预处理系统输出信号的特征;
所述决策系统,用于根据特征信息进行决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家居安全健康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P神经网络训练模块中BP神经网络中的隐层神经元个数为6~1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家居安全健康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数据处理器包括报警信息处理模块和GSM/3G通信模块;
所述报警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处理家居安全健康远程监测系统采集到的数据;
所述GSM/3G通信模块,用于发送家居安全健康信息和报警信息。
所述远程交互包括无线路由模块和远程PC机;
所述无线路由模块,用于连接互联网,上传家居安全健康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
所述远程PC机,用于接收或存储家居安全健康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发送远程交互控制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40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覆晶装置
- 下一篇:锰矿中铁、铝、钙、镁、铅、铜、锌和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