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胆囊炎术中的穿刺减压针及其穿刺减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4001.3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5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成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爱军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80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胆囊炎 中的 穿刺 减压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胆囊炎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胆囊炎术中的穿刺减压针及减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胆囊减压是由右上腹肋缘下(墨非氏点)腹壁皮肤切一小口用腹腔镜气腹针或硬膜外麻醉穿刺针行胆囊底部穿刺,用20毫升针管抽吸减压,不能行胆囊颈体部穿刺减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胆囊减压是由右上腹肋缘下(墨非氏点)腹壁皮肤切一小口用腹腔镜气腹针或硬膜外麻醉穿刺针行胆囊底部穿刺,用20毫升针管抽吸减压,不能行胆囊颈体部穿刺减压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胆囊炎术中的穿刺减压针及其穿刺减压方法,穿刺针经剑突下鞘卡入腹,行胆囊颈体部穿刺减压,克服了不能行胆囊颈体部穿刺的缺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胆囊炎术中的穿刺减压针及其穿刺减压方法,包括腹腔镜套管、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腔镜套管与套筒、穿刺针顺次连接,所述穿刺针用于胆囊炎术中时经剑突下鞘卡伸入腹腔行胆囊颈体部;所述穿刺针尾部设置一个与腹腔镜套管能够封闭连接匹配的套筒,所述套筒与腹腔镜套管之间可灵活连接或拆卸;所述穿刺针的直径Φ1-2毫米,长为50-80毫米;所述穿刺针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施行LC术时,对结石嵌顿、炎性充血水肿、胆汁淤积、张力升高肿大的胆囊;所述穿刺针经剑突下鞘卡伸入腹腔,行胆囊颈体部穿刺减压;所述穿刺针在行胆囊内吸出淤积胆汁和粘稠的炎性积聚物顺流腹腔镜套管流出体外,使胆囊内压力减低,协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剑突下Trocar行胆囊颈体部穿刺,在腹腔镜下行胆囊穿刺减压,可以扩大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适应症;穿刺不受胆囊位置的影响,如肥胖和高位胆囊的患者,能够充分吸出胆囊内胆汁和粘稠的炎性积聚物;该方法的穿刺点在胆囊的较低位置,减压彻底,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有助于更好地开展LC术;该方法成本低、使用方便,用电动吸引器吸引效果好,不另行切口穿刺,摒弃了原来右上腹肋缘下(墨非氏点)腹壁皮肤切一小口用腹腔镜气腹针或硬膜外麻醉穿刺针行胆囊底部穿刺,不能行胆囊颈体部穿刺的缺点,极大的减轻了对患者的创伤和痛苦。急性胆囊炎胆囊管梗阻,胆汁浓缩,细小结石漂浮、炎性物质渗出、坏死粘膜脱落,使胆汁粘稠,使用本发明经剑突下鞘卡行胆囊颈体部穿刺,电动吸引器或中心负压吸引减压,以达到充分减压的目的。
自2007年开始改进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术中胆囊穿刺减压的方法,经过二年的临床实践,于2010年陇西县科技局审核立项,以《自制一次性穿刺针在急性胆囊炎LC术中胆囊颈体部穿刺减压的临床研究》为课题,开始该项目的临床研究,经过二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0多例的临床应用研究,于2011年11月30日完成课题研究,本课题预期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临床资料:
本项目共收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术病人40例,男12例,女28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49.25岁,本组病人均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或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患者术前有2-7天的右上腹疼痛、右肩背部放射痛,大部分病人于饱餐或进食油腻食物诱发,也有部分病人因晚餐进食不当而腹痛于夜间发作,伴恶心呕吐,右上腹有明显压痛。术前超声检查/术后病理诊断胆囊肿大、结石嵌顿、囊壁增厚,胆囊平均大小9.26×3.52,壁厚0.45,40例病人全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5例中转开腹。
对照组9例,男2例,女7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49.2岁。1例中转开腹。
本课题对照组和治疗组共中转开腹6例病人,用X2检验比较如下:
中转开腹例数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爱军,未经成爱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4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