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精纺混纺纱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3873.8 | 申请日: | 2012-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祖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大新毛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张玉平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纺 混纺 纱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半精纺纱线,尤其涉及到一种半精纺混纺纱线。
背景技术
山羊绒是一种高档毛纺织原料,其保暖性能是其他纤维无法比拟的。但是主要由山羊绒纺制成的纱线织成的全山羊绒面料(山羊绒的质量通常要占到全山羊绒面料质量的90%以上),由于其滑爽性、疏水性和吸湿性等方面的特性不是很好,通常情况下不会用其来制成贴身的内衣。此外,山羊绒产量有限,由其制成的全山羊绒面料价格昴贵,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其滑爽性、疏水性和吸湿性的半精纺混纺纱线。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半精纺混纺纱线,以质量百分比计,其成分包括:30~50%的山羊绒,30~50%的绢丝,8~12%的疏水性合成纤维,10~18%的吸湿发热性纤维。
所述的纱线支数为32~120NM。
所述的吸湿发热性纤维,在24℃的环境温度下,相对湿度从40%变化到90%时,吸湿发热量≥18焦/克。
所述的纱线采用半精纺工艺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山羊绒里加入了30~50%的绢丝,8~12%的疏水性合成纤维以及10~18%的吸湿发热性纤维,使得混纺而成的混纺纱线,其滑爽性、疏水性和吸湿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同样的山羊绒,可以纺制更多的纱线,而且,降低了原料成本,能满足更多人的生活需求。此外,采用在24℃的环境温度下,相对湿度从40%变化到90%时,吸湿发热量≥18焦/克的吸湿发热性纤维可以进一步提高混纺纱线的吸湿性,进一步提高由其织成的混纺面料的舒适性。另外,由于半精纺工艺由毛纺与棉纺两种纺纱机械有机组合,其工艺具有产量高,流程短,用工省,成本低等优势。用半精纺工艺纺制出的纱线具有色泽亮丽、纤维混和均匀、纱线手感蓬松柔软、表面光洁等优良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下面的四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取32千克的山羊绒、48千克的绢丝、9千克的疏水性合成纤维和11千克的吸湿发热性纤维,该吸湿发热性纤维,在24℃的环境温度下,相对湿度从40%变化到90%时,吸湿发热量≥18焦/克,通过半精纺工艺,纺制成纱线支数为32NM的半精纺混纺纱线。
实施例二:
取48千克的山羊绒、32千克的绢丝、9千克的疏水性合成纤维和11千克的吸湿发热性纤维,该吸湿发热性纤维,在24℃的环境温度下,相对湿度从40%变化到90%时,吸湿发热量≥18焦/克,通过半精纺工艺,纺制成纱线支数为48NM的半精纺混纺纱线。
实施例三:
取40千克的山羊绒、32千克的绢丝、11千克的疏水性合成纤维和17千克的吸湿发热性纤维,该吸湿发热性纤维,在24℃的环境温度下,相对湿度从40%变化到90%时,吸湿发热量≥18焦/克,通过半精纺工艺,纺制成纱线支数为64NM的半精纺混纺纱线。
实施例四:
取32千克的山羊绒、40千克的绢丝、11千克的疏水性合成纤维和17千克的吸湿发热性纤维,该吸湿发热性纤维,在24℃的环境温度下,相对湿度从40%变化到90%时,吸湿发热量≥18焦/克,通过半精纺工艺,纺制成纱线支数为120NM的半精纺混纺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大新毛纺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大新毛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38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盆溅水测试方法
- 下一篇:大黑色水晶珠胚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