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翻针不漏针的山板改进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3561.7 | 申请日: | 2012-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浩;楼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裕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6 | 分类号: | D04B15/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针不漏针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脑横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脑横机机头底板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电脑横机机头底板的设计结构可使织针完成编织、吊目、翻针、接针以及不织5个基础动作,从而完成各种复杂花型的编织工作。在这5个基础动作的执行过程中,织针的针盖均由编织线圈将其拨开,以达到脱圈、集圈与移圈的效果,其中的移圈过程由翻针动作与接针动作配合完成。在完成翻针、接针动作时,针盖是由线圈将其拨开,前、后床各织针与线圈的配合要求较高,当线圈较松、较紧或多股线时,均会影响移圈的效果,很容易产生翻针漏针的现象。现有技术对电脑横机机头底板的改进都是针对提高装置运行稳定性、减少机器故障率、简化对生产过程的控制、降低生产成本等问题作出的改进: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110226987.5的专利文件中提到的一种电脑横机的翻针系统,通过提供一种新的电脑横机翻针系统,解决了因三角动作不到位而产生的接针、翻针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又如,专利申请号为201120038980.6的专利文件中提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通过简化山板结构,使针织横机更易控制,极大地减少了故障率。上述专利虽然都对山板结构进行了改进,但都没有解决翻针漏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翻针永不漏针的机头底板改进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在现有接针动作的执行结构之前设置有一提前刷开针盖的刷盖动作执行结构,同时还设置有与刷盖动作相配合的刷盖部件。这样的结构设计,让接针在现有的接针动作上提前做一刷盖动作,使毛刷将接针的针盖刷开,在接针动作执行时无需考虑织针与线圈的配合就可顺利完成移圈动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提前刷开针盖的刷盖动作执行结构为刷盖三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与刷盖动作相配合的刷盖部件为毛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的刷盖动作执行结构固定设置于山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方案接针动作示意图
图2为现有方案翻针动作示意图
图3为改进方案接针动作示意图
图4为改进方案翻针动作示意图
图5为改进方案山板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方案K-K位置处翻针与接针的执行动作示意图
图7为现有方案L-L位置处翻针与接针的执行动作示意图
图8为现有方案M-M位置处翻针与接针的执行动作示意图
图9为现有方案N-N位置处翻针与接针的执行动作示意图
图10为现有方案O-O位置处翻针与接针的执行动作示意图
图11为现有方案P-P位置处翻针与接针的执行动作示意图
图12为现有方案Q-Q位置处翻针与接针的执行动作示意图
图13为改进方案A-A位置处翻针与接针的执行动作示意图
图14为改进方案B-B位置处翻针与接针的执行动作示意图
图15为改进方案C-C位置处翻针与接针的执行动作示意图
图16为改进方案D-D位置处翻针与接针的执行动作示意图
图17为改进方案E-E位置处翻针与接针的执行动作示意图
图18为改进方案F-F位置处翻针与接针的执行动作示意图
图19为改进方案G-G位置处翻针与接针的执行动作示意图
图20为改进方案H-H位置处翻针与接针的执行动作示意图
图21为改进方案I-I位置处翻针与接针的执行动作示意图
图22为改进方案J-J位置处翻针与接针的执行动作示意图
图中:1、不织压片(左);2、上护山;3、刷盖三角(右);4、不织压片(右);5、尖山;6、翻针导块;7、中山导块; 8、碟山;9、刷盖三角(左);10、针盖;11、翻针;12、接针;13、编织线圈;14、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裕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裕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35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