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型飞机装配的大开口保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3149.5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0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东;梁青霄;柯映林;董辉跃;何胜强;杨国荣;樊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00 | 分类号: | B64F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型 飞机 装配 开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型飞机装配的大开口保型装置,属于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翼与机身对接装配方法,一般是先完成中机身与中央翼装配,再完成中央翼与左、右外翼的装配,然后完成与前机身、后机身以及尾段的对接装配,就是所谓的“小十字对接”方案。然而考虑到大型飞机的尺寸大、制造要求高的特点,在中央翼与机身装配完成后,由于中央翼与外翼的分离面非常接近机身,在与左、右外翼装配时可利用的装配空间受到严格限制,使外翼与中央翼的对接装配非常困难,不能通过现场精加工解决协调误差积累,难以保证“十”字对接质量和要求,对于批量生产中质量、效率的稳定性提高也极其不利。借鉴国外大飞机的总装配技术和经验,采用中央翼和外翼对接后,再与机身进行所谓的“大十字对接”方案。由于中央翼不参与机身中段装配,所以在机身中段中央翼位置形成一个大开口,机身中段的刚度大大减弱,在机身吊装和运输过程中变形非常大,容易扭曲,影响飞机的制造质量。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保型工装替代中央翼弥补大开口,增加机身整体刚度,保障机身与机翼进行大十字对接时保证机身姿态,对提高飞机的装配质量、效率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飞机数字化装配,研究了机身装配过程中大开口位置的变形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辅助飞机装配的大开口双层保型架。
用于大型飞机装配的大开口保型装置包括一个上层保型架和一个下层保型架,上层保型架包括第一定位接头、第二定位接头、第三定位接头、第四定位接头、第一定位销、导轨、上层保型框架、吊环、四个工艺球头、第二定位销。
第一定位接头、第二定位接头、第三定位接头、第四定位接头分别与安装在上层保型框架上的导轨滑块相连,并且沿航向移动,通过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定位,在上层保型框架上安装有两只吊环和四个工艺球头。
下层保型架包括第一框固定座、第一上接头、第一下接头、第一展向调节螺母、第一航向调节螺母、下层保型框架、第二航向调节螺母、第二展向调节螺母、第二下接头、第二上接头、第二框固定座、第一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二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三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四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五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六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七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八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九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十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三展向调节螺母、第三框固定座、第三下接头、第三上接头、第三航向调节螺母、第四航向调节螺母、第四展向调节螺母、第四框固定座、第四上接头、第四下接头。
下层保型框架上固定有第一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二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三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四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五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六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七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八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九气密顶板连接托架、第十气密顶板连接托架和第一下接头、第二下接头、第三下接头、第四下接头;在下层保型框架上的第一下接头又固定有第一框固定座和第一上接头并设置有第一展向调节螺母、第一航向调节螺母;安装在下层保型框架上的第二下接头上又固定有第二上接头和第二框固定座并设置有第二航向调节螺母、第二展向调节螺母;安装在下层保型框架上的第三下接头上又固定有第三框固定座和第三上接头并设置有第三展向调节螺母、第三航向调节螺母;安装在下层保型框架上的第四下接头上又固定有第四框固定座和第四上接头并设置有第四航向调节螺母、第四展向调节螺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1)利用上层保型架配合调姿定位器单元实现翼身对接框在飞机机身上的准确定位和安装;
2)上、下层保型架保障机身吊装、运输时大开口部位的良好刚性;
3)翼身大十字对接时,在下层保型架不拆卸的情况下,机翼、机身可以保姿态对接到位;
4)下层保型架对四个翼身对接框接头位置可以沿航向和展向调节,保证翼身对接时的设计间隙;
5)上、下层保型架采用模块化设计,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辅助飞机装配的大开口双层保型架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的上、下双层保型架安装结构主视图;
图2(b)是本发明的上、下双层保型架安装结构左视图;
图2(c)是本发明的上、下双层保型架安装结构俯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上层保型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下层保型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大学;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3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