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盲孔根部圆弧半径的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3087.8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8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21/10 | 分类号: | G01B2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部 圆弧 半径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盲孔内尺寸的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零部件上的盲孔根部与底部之间是通过圆弧来过渡的。圆弧半径越小,盲孔受压后其根部越易导致应力集中,过大的应力集中将导致裂纹的产生,从而影响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零部件上的盲孔根部圆弧半径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使用过一段时间后的盲孔根部圆弧半径的测量,其关系到零部件寿命的判定及故障原因的分析。通常盲孔根部圆弧半径的测量是通过测量加工刀具的切削刃部外圆半径或加工模具的倒圆半径来间地接测量的,因加工过程中刀具或模具、尤其是被加工材料的弹性变性,很难保证刀具的切削刃部或模具的倒圆时时与加工表面接触,故此测量的误差较大;另外,经过使用过一段时间的零部件,由于其盲孔的内部磨损,已改变了加工时的状态,无法再用加工刀具的切削刃部的外圆半径或加工模具倒圆半径来表示盲孔根部圆弧的半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精确地测量零部件盲孔根部圆弧半径,尤其是使用过一段时间的零部件,特提出一种盲孔根部圆弧半径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盲孔根部圆弧半径的测量方法,首先将待测盲孔内部、尤其是盲孔的根部清洗干净并干燥;然后,再将待测盲孔内表面涂一层很薄的脱模剂;再向待测盲孔内注入流动性好且凝固收缩量非常小的需经一定时间凝固的凝固剂;待凝固剂完全凝固后,由待测盲孔中倒出反映待测盲孔内部形状的凝固剂的固形;测量固形上反映待测盲孔根部圆弧的圆角半径,即可得到待测盲孔根部圆弧的半径。上述的凝固剂材质要非常细小以便很好地填充盲孔,凝固剂材质的热融性要好、热传导快且均匀以便可以通过加热促进其流动性,凝固剂材质的固化后刚性要好以便保证凝固的固形倒出过程中变形小;当凝固剂的材质与带有盲孔的零部件所用材料亲和力较小并可保证顺利倒出凝固后的固形时可去处涂抹脱模剂的步骤。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方法的实施,解决了精确地测量零部件盲孔根部圆弧半径的问题,为零部件盲孔根部圆弧半径的无损测量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在某个带有盲孔的锻铝2A50T6部件失效分析中,遇到盲孔底部破裂,导致盲孔内的液压油瞬间喷出流尽,严重影响了该锻铝2A50T6部件的使用安全问题。在失效分析中,结合锻铝2A50T6的特性,选择了与其亲和力较小的工业石蜡作为凝固剂,从而免去了涂抹脱模剂的测量步骤;将破裂的盲孔内部、尤其是盲孔的根部用航空汽油清洗油污后再用酒精擦拭干净;然后,向盲孔内注入加温到100℃的工业石蜡,待5分钟后凝固倒出定型的固形;由精密测量仪测定了固形上反映盲孔根部圆弧的圆角半径,得知是由于该锻铝2A50T6部件的盲孔根部圆弧半径过小,导致应力过于集中而导致开裂。由此,改进了该部件的加工工艺,增大了该盲孔根部的圆弧半径,避免了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并实现了在1个工作日完成类似25件带有盲孔的锻铝2A50T6部件的检测分析,极大地压缩了排故周期,得到了用户的好评。
在由0Cr17Ni4Cu4Nb材料制造的筒体与活塞装配时,发生活塞无法安装到底的问题。同样,选择了与0Cr17Ni4Cu4Nb材料亲和力较小的工业石蜡作为凝固剂,将筒体内部、尤其是筒体根部用航空汽油清洗后再用酒精擦拭干净;然后,向筒体内注入加温到100℃的工业石蜡,待5分钟后凝固倒出定型的固形;由精密测量仪测定了固形上反映筒体根部圆弧的圆角半径,发现是由于筒体根部圆弧的半径小于活塞头部的倒圆半径所导致。因此,进一步通过加工扩大了筒体根部圆弧的半径,使该批次筒体返工后顺利地完成了装配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30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