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铣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3086.3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8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薛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红伟 |
主分类号: | B23C5/22 | 分类号: | B23C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铣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刀片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弃刀片加工的铣刀装置。
背景技术
刀片为消耗品,大量使用在现代机械加工领域,而且CN80°菱形负型刀片在机械式刀片的市场使用率一直较高。在现有技术中往往使用的是菱形刀片的两个对角,当两个对角使用完毕后,刀片即废弃。对刀片的利用率较低,提高了成本,浪费了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废弃刀片重新利用的铣刀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铣刀装置,包括底座,固定部,收容部以及切削部,底座中空,底座内部设置有收容部,底座上端设置有固定部,底座外沿处设置有切削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为中空柱体,固定部表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一定位孔,固定部上设有以固定部顶部表面一直径为中轴线的两对称凹槽。铣刀装置使用时,铣刀装置与链接刀柄连接。链接刀柄的连接键穿过第一定位孔,铣刀装置设置于链接刀柄上。链接刀柄上的连接块与两凹槽咬合,使铣刀装置与链接刀柄的连接更加稳定,在切割过程中不会出现位置偏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收容部中空,收容部底面中心位置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口径一致的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间设有第一通道。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口径一致,使链接刀柄的连接键可以穿过第一通道贯穿整个铣刀装置,使铣刀装置套设于链接刀柄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削部包括车刀基座,第一压板,双头螺栓以及刀片安装口,车刀基座为立方体,车刀基座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压板,双头螺栓穿过第一压板将第一压板固定于车刀基座上,车刀基座在与第一压板所在表面相同的面上远离底座的底角处设置有刀片安装口,刀片安装口为一凹陷缺口,缺口形状与刀片对应。使用扳手旋转销钉,松开销钉,将刀片安装口清理干净,再将待加工的刀片套设于销钉上后,拧紧销钉将待加工的刀片固定于刀片垫板上方,定位待加工刀片。最后使用扳手旋转双头螺栓,使第一压板一端旋转至待加工刀片表面上方,拧紧双头螺栓使得第一压板压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削部还包括刀片垫板以及销钉,刀片安装口内设有刀片垫板,销钉将刀片垫板固定。刀片垫片减轻切削过程对加工刀片的冲击力,使刀片不会变形或者折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铣刀装置设置有多组切削部,多组切削部等角距地设置于底座外沿处。使用中会根据加工时的进给量决定铣刀装置的刃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铣刀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铣刀装置顶部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铣刀装置底部仰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铣刀装置B方向剖视图
图5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铣刀装置中切削部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铣刀装置中切削部夹角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铣刀装置安装刀片过程中旋转第一压板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铣刀装置安装刀片过程中放入待加工刀片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铣刀装置安装刀片过程中放入刀片后定位第一压板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链接刀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铣刀装置与链接刀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铣刀装置。如图1所示,铣刀装置整体呈圆台体,包括底座100,设置于所述底座(100)上端的固定部200,收容部300以及8组结构相同的切削部400。铣刀装置整体通过车削和铣削定型,车削铣削过程属于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铣刀装置上端突出部分为固定部200,固定部200为中空圆柱体,固定部200表面中心位置设第一定位孔201,固定部200圆柱顶部表面,以顶部表面一直径为中轴线,设置有两对称凹槽203,205。
如图3至图4所示,铣刀装置台体底座100中空,中间凹陷部分为收容部101,收容部101底面中心位置设有与第一定位孔201口径一致的第二定位孔103,第一定位孔201与第二定位孔103间设有第一通道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红伟,未经薛红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3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