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切冲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3042.0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2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宝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缓冲切冲工具。
背景技术
超薄非金属材料时如丝绸、薄橡胶、薄塑料、薄丝织物等,因为它们的质地非常柔软,在剪切加工各种形状时,只能使用专用的剪切工具来完成加工,由于这些专用的剪切工具在剪切零件时没有对被加材料进行预先压实、平整和定位,使被加工完成的零件因材料质地非常柔软、易变形而达不到预期的要求,有时还会造成零件的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切冲工具,用于把超薄的非金属材料切冲成环形、圆形等形状,使被加工完成的零件不变形、并能保证精确尺寸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缓冲切冲工具,包括:手柄、螺钉、外环刀、弹簧、压套、内环刀、顶丝,外环刀套接在手柄上,用螺钉将外环刀固定在手柄上,手柄顶在内环刀的尾端,用顶丝将手柄与内环刀固定连接,压套位于外环刀与内环刀之间,其小端伸出外环刀刃口外1~2毫米,弹簧安装于外环刀与内环刀之间,弹簧两端分别与压套、手柄相接触。
进一步的,上述手柄的前端为环形的台阶,环形台阶内孔,环形台阶外径,在环形台阶的中间部分沿径向均布开有4个螺纹孔,在手柄的后端上开有一个扁。
进一步的,上述外环刀的内部为台阶孔,大孔、小孔,外部前端为锥度斜面,小孔与锥度斜面相交形成切削刃,外环刀的另一端沿径向开有两个孔倒角孔两个光孔。
进一步的,上述压套内部为通孔,外部台阶轴大径、小径。
进一步的,上述内切刀内部为通孔其一端有一锥度面,锥度面与内切刀的外径相交形成切削刃,内切刀的另一端沿径向有两个锥度盲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切冲工具不受被加工材料柔软的限制,可以加工尺寸从5~150mm环形零件的加工,通过该切冲工具,能顺畅地将超薄非金属材料切冲成形,使被加工完成的零件不变形、并能保证精确尺寸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切冲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4H-H剖视示意图。
图4是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6G-G剖视示意图。
图6是外环刀结构示意图。
图7是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内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是由以下附图说明和实施例给出的。
切冲工具,包括:手柄1、螺钉2、外环刀3、弹簧4、压套5、内环刀6、顶丝7。
首先将压套5安装于外环刀3内,压套5外部台阶轴大径20与外环刀3的大孔13相配合,压套5小径21伸出外环刀3,小径21高出切削刃16大约1~2mm。再将弹簧4安装于外环刀3的内部,然后将内环刀6装入压套5内,手柄1与外环刀3的尾端相接触,用螺钉2相连固定。手柄1与内环刀6的尾端相接触,用顶丝7相连固定。
将组合好的切冲工具放于将要被切冲的材料上,这时压套5先于被切冲的材料相接触,并将被加工材料压平、压实确定好切冲位置,然后在手柄5的尾部加力,这时外环刀3、内环刀6同时剪切工作,由于压套5的尾部与弹簧4相接,这时压套5缩回外环刀3体内,外环刀3、内环刀6完成剪切工作。当切冲工具离开将被加工材料表面时,弹簧4将压套5推出外环刀3体外,同时压套5也将外环刀3、内环刀6剪切下来的环形零件从外环刀3、内环刀6中间推出,完成零件的加工。
将组合好的切冲工具放于将要被切冲的材料上,这时压套5先于被切冲的材料相接触,并将被加工材料压平、压实确定好切冲位置,然后在手柄5的尾部加力,这时外环刀3、内环刀6同时剪切工作,由于压套5的尾部与弹簧4相接,这时压套5缩回外环刀3体内,外环刀3、内环刀6完成剪切工作。当切冲工具离开将被加工材料表面时,弹簧4将压套5推出外环刀3体外,同时压套5也将外环刀3、内环刀6剪切下来的环形零件从外环刀3、内环刀6中间推出,完成零件的加工。
针对超薄型薄膜等质地较软的材料,在切冲时,通过压套5压紧压平材料要留下的部分,内环刀和外环刀同时切下,这样可以使材料留下的部分不变形、并能保证精确尺寸要求。另外,内环刀和外环刀切完后,向上提起缓冲切冲工具,弹簧4将推动压套5向前,使材料留下的部分从内环刀和外环刀之间完整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3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氧化物‑金属电容器
- 下一篇: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