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胀接系统和自动胀接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2145.5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8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周艳彬;陈建国;王晓彬;温彩凤;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D5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自动胀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脑集成控制显示子系统,用于存储、显示并打印壳管式换热器的产品相关信息、胀接相关信息、胀接孔位图、预先设置的胀管机伺服控制子系统的相关信息,并依据所述胀接相关信息和所述胀管机伺服控制子系统的相关信息控制胀管机胀接控制子系统和胀管机伺服控制子系统动作;
其中,所述胀接相关信息包括:胀接面、胀管器型号、胀管器编号、胀接长度、胀接力矩、胀接总孔数、胀接孔位、已胀接孔数和未胀接孔数;
所述壳管式换热器的产品相关信息包括:产品型号、产品批次和产品编号;
所述胀管机伺服控制子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空程速度Vxy、空程速度Vyz和空程速度Vzx;
所述胀管机伺服控制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胀接孔位图确定需要胀接的孔,以及根据所述需要胀接的孔的位置坐标、所述胀管机伺服控制子系统的相关信息和所述胀接相关信息控制胀管机主轴执行各个方位的动作;
所述胀管机胀接控制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胀接力矩控制所述胀管机主轴的扭矩,以及根据所述胀管机伺服控制子系统的相关信息控制胀管机主轴在壳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内正向旋扩和反向退出,使设置于所述胀管机主轴前端的胀管机胀头对所述壳管式换热器管板上需要胀接的孔和换热管束执行胀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管机伺服控制子系统包括:支撑轴、支撑轴驱动、横梁、第三驱动和第四驱动;
其中,所述支撑轴与地面垂直,且与所述支撑轴驱动相连接,所述支撑轴驱动用于控制所述胀管机主轴沿所述支撑轴的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所述胀管机主轴与所述第三驱动相连,所述第三驱动控制所述胀管机主轴沿换热管的水平方向前、后移动;
所述横梁与所述第四驱动相连,所述第四驱动控制所述胀管机主轴沿横梁的水平方向左、右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包括单轴或双轴;所述支撑轴驱动包括第一驱动和/或第二驱动;
当所述支撑轴为单轴时,所述支撑轴与第一驱动或第二驱动相连;
当所述支撑轴为双轴时,所述双轴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其中,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一驱动相连,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二驱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管机胀接控制子系统包括:第五驱动;
所述第五驱动与所述胀管机主轴相连,用于驱动胀管机,控制所述胀管机主轴在换热管内的正向旋扩和反向退出。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意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驱动、第三驱动、第四驱动和第五驱动为电机驱动;或者,气体驱动;或者,液压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电脑集成控制显示子系统连接的自润滑控制子系统,用于润滑所述胀管机胀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润滑控制子系统包括相连的储油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储油装置用于存放润滑油;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对胀管机胀头润滑油的加压、阀门打开、胀接时定量定时喷射润滑、欠压报警、油位低报警及自动补油。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与所述电脑集成控制显示子系统相连接的孔位扫描控制子系统;
所述孔位扫描控制子系统,用于扫描壳管式换热器管板,确定壳管式换热器管板上孔的位置坐标,并将各个孔的位置坐标反馈给所述电脑集成控制显示子系统,以生成胀接孔位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21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