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自组网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1929.6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4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蓝讯宝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组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自组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线网络系统中,在具体应用时,需要用户利用无线自组网模块提供的硬件和软件接口,开发出相应的硬件和软件,也就是需要针对应用对其进行二次开发。比如,利用现有无线网络节点进行路灯控制时,由于其不带路灯的控制逻辑,所以需要设计出一块带MCU的控制电路板, 它会跟无线网络节点进行通信,并能对路灯进行控制,但是这样产生了额外的开支,增加了成本;还有进行水、电、气表中图像传感器进行控制时,由于不带传感器控制逻辑,所以需要在水、电、气表中设计一个微控制器,增加了额外的开支。
而且现有的无线网络系统中的节点平时都处于无线唤醒状态,在该状态下每隔一较长时间段醒来侦听短时间,如果听到有效数据就立即醒来进行响应,响应完后就重新进入无线唤醒状态。但是通信中,节点只跟汇聚点或PDA进行通信,无线模块之间不通信,也不形成网络,这种通信方式覆盖的范围有限,需要很多汇聚点合作工作,而且汇聚点的安装也比较麻烦,容易出现死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在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线自组网系统,采用无线自组网模式,组网由汇聚点发起,仅唤醒附近的节点,加入后的节点再对其周边的节点进行唤醒,这样避免了点对点通信模式出现死角的弊端;而将实时钟和无线唤醒有机结合起来,实时钟进行长时间间隔的唤醒,无线唤醒进行短时间内唤醒,这样能降低无线自组网的整体功耗;对外提供I/O接口,实现A/D或D/A转换、状态检测、电平输出等基本功能,另外,还可以实现一些常用外设的驱动功能,能够很方便进行一些应用,无需对照提供的硬件和软件接口开发出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节省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无线自组网系统,包括一个汇聚点和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无线通信网络,所述的汇聚点包括微处理器、数据通信模块、实时钟模块和射频电路,数据通信模块、实时钟模块和射频电路都连接在微处理器上,射频电路通过天线连接外部网络,数据通信模块连接管理中心;所述的节点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微处理器、数据通信模块、继电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和实时钟模块,所述的数据通信模块、继电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和实时钟模块都连接在微处理器上,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射频电路和天线,射频电路连接到微处理器上,天线通过外部网络连接汇聚点,数据通信模块连接外部仪器。
所述的数据通信模块采用的通讯标准为RS232、RS485或TTL。
所述的管理中心通过无线通信连接汇聚点。
所述的管理中心通过串口与汇聚点有线连接。
所述的外部仪器通过串口与节点有线连接,或者是通过无线通信与节点连接。
所述的汇聚点的实时钟模块和节点的实时钟模块的时间同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无线自组网模式,组网由汇聚点发起,仅唤醒附近的节点,加入后的节点再对其周边的节点进行唤醒,这样避免了点对点通信模式出现死角的弊端;
(2)将实时钟和无线唤醒有机结合起来,实时钟进行长时间间隔的唤醒,无线唤醒进行短时间内唤醒,能降低无线自组网的整体功耗;
(3)能够对外提供I/O接口,实现A/D或D/A转换、状态检测、电平输出等基本功能,另外,还可以实现一些常用外设的驱动功能,可以很方便进行一些应用,无需对照提供的硬件和软件接口开发出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汇聚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无线自组网系统,包括一个汇聚点和至少一个节点组成的无线通信网络,所述的汇聚点包括微处理器、数据通信模块、实时钟模块和射频电路,数据通信模块、实时钟模块和射频电路都连接在微处理器上,射频电路通过天线连接外部网络,数据通信模块连接管理中心;所述的节点包括微处理器、数据通信模块、实时钟模块和射频电路,数据通信模块、实时钟模块和射频电路都连接在微处理器上,射频电路通过天线连接外部网络,数据通信模块连接外部仪器。
所述的数据通信模块采用的通讯标准为RS232、RS485或TTL。
所述的管理中心与汇聚点的连接方式有:无线通信连接和串口有线连接。
所述的外部仪器与节点的连接方式有:无线通信连接和串口有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蓝讯宝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蓝讯宝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19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