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草栽培有机珍珠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1847.1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6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绪璋;汤绍康;张丽;吴枝泉;吴雨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草 栽培 有机 珍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菌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草栽培有机珍珠菇方法。
背景技术
珍珠菇(Pholiota namek ),又名滑菇。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丝膜菌科、鳞伞属。珍珠菇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附着在珍珠菇菌盖表面的粘性物质是一种核酸,对保持人体的精力和脑力大有益处,并且还有抑制肿瘤的作用。新鲜的珍珠菇风味独特,是汤料,凉拌的美味菜肴。栽培珍珠菇,通常是用阔叶树的木屑为原料,食用菌生产量逐年上升,林木资源有限。本发明选择在大自然中生长的野草如象草、芦苇、拟高粱、芦竹等为原料,进行栽培有机珍珠菇,具有生产量大,出菇整齐,省工,省本、效益高等优势。同时也降低了原料成本,解决了“菌林矛盾”和“菌粮矛盾”问题。有利于珍珠菇生产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草栽培有机珍珠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选择天然野草粉为栽培主料,该重量比例为栽培基质重量的70~80%,栽培基质经装瓶、灭菌、接种、培养、管理、采收,获得有机珍珠菇的产品。本发明的栽培过程为传统栽培。
所述天然野草粉的制备如下:以天然野草五节芒、类芦、象草、芦苇、拟高粱或芦竹为原料,晒干,充分干燥后粉碎成天然野草粉。
所述的栽培基质的原料配方按重量百分比为:70~80%天然野草粉、5~10%麸皮、10~20%玉米粉、1~2%黄豆粉、1~1.5%砂糖、1~1.5%石膏、1~1.5%过磷酸钙;栽培基质含水量为60~65%。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本发明选择在大自然中生长的野草如象草、芦苇、拟高粱、芦竹等为原料,进行栽培有机珍珠菇,具有生产量大,出菇整齐,省工,省本、效益高等优势。同时也降低了原料成本,解决了“菌林矛盾”和“菌粮矛盾”问题。有利于珍珠菇生产可持续发展。本发明具有栽培原料来源广,工艺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产量高,质量好,生产可持续发展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栽培技术如下:
(1)培养基配方:天然野生草粉70%。麸皮6%,米糠4%,玉米粉15%,黄豆粉1%,砂糖1%,石膏1.5%,过磷酸钙1.5%。
(2)拌料装瓶:按配方将原料混匀,在拌料机内搅拌5~10分钟,加水再搅拌30分钟,调节水分和酸碱度,料含水量为65%.PH值5.5,偏酸加石灰调节。料拌匀后传送到装瓶机上,瓶排放在塑料筐内,每筐装12瓶,每次装一筐,料装完后盖上瓶盖,进入灭菌室。
(3)灭菌消毒:用蒸汽消毒,料温达100℃后保持8小时。采用高压灭菌,温度达1210C时,保持2小时。
(4)冷却接种:灭菌结束后,搬到冷却室,当料温下降至20℃时开始接种,每瓶接菌种量12~13g,一瓶菌种(1500mL瓶)接80~90瓶,菌种要盖满料面。
(5)菌丝培养:接种后菌瓶搬进培养室,前期设定:
①温度17~18℃,
②湿度60%,
③暗培养,
④不换气,
后期设定:
①温度20~22℃;
②湿度65%;
③弱光(50LX);
④每小时开10~15分钟换气;
(6)出菇管理
接种后至菌丝走透料为20~22天,熟成需要40天,培养期共60~62天。
①搔菌灌水:菌瓶培养60天后,用搔菌机进行搔菌,此法速度快且均匀。一次一筐,搔菌后灌水至瓶口,保持4一6小时,然后倒掉水,换一塑料筐,将菌瓶口向下倒放,搬进出菇室。
②菇室温度:14~15℃,
③菇室湿度:85%,
④菇室光照:100~300LX,
⑤菇室换气:每小时10分钟,
⑥搔菌后约10天,换一个塑料筐,将瓶口向上,
从搔菌至现原基为12~14天;现原基后空气湿度提高到90%~95%,每天喷雾水1~2次,随着子实体的长大,逐渐加大喷水量;并把温度降至12~13℃。子实体生长期为5~6天。
(7)采收与加工:当珍珠菇的菌盖边缘即将离开菌柄时应及时采收。用剪刀把整瓶菇全部剪下,菌柄的长度与菌盖直径相等,采下的菇放入自动筛选机,分离出大、中、小三级,再进入真空包装机。产出每袋重100克的珍珠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18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