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地铁综合管线净空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1540.1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7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钦;黑新宏;张鹏飞;王磊;王晓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地铁 综合 管线 净空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铁综合管线计算机相关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三维可视化平台中对地铁综合管线净空规范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进入高速发展期,并成为衡量一座城市是否为现代化国际都市的标准之一。目前,全国已有四十多座城市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地铁线路。地铁车站属于地下结构,空间狭小,且人流密集。因此,地铁车站的通风,消防,列车安全等因素显得格外的重要。地铁综合管线是地铁重要的设施设备,包括通风、消费、给排水、强电、弱电等,是保证地铁正常运行的关键,同时也是地铁车站正常运营的保证。
在地铁车站的建设过程中,综合管线的敷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环节,所涉及到的管线种类繁多,且每种管线在不同的区域内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如站台、站厅等有吊顶的区域,管线下方净空高度为吊顶底加250mm;变电所设备用房及设备运输通道上,管线下方净空不低于一定高度。然而,在传统的CAD设计模式中,由于二维平面设计的局限性,无法表达三维空间信息,管线的净高是以文本的形式标注在管线的旁边,管线的净高与管线模型是独立的,管线净高是否符合规范需要人工检测。虽然部分软件通过CAD二次开发将管线高度作为管线模型的一个属性,但因无法自动获取管线所穿过的房间等区域,依旧需要人为检测。人工检测的劳动量大,工作重复单一,而且效率低下,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地铁综合管线净空检测方法,实现地铁综合管线净空的智能检测,克服现有技术采用人工检测存在的劳动量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基于BIM的地铁综合管线净空检测方法,是在创建BIM模型的基础上获得管线净高度,判断管线模型与区域模型是否相交,如果相交,则获取此管线的净高度,以及该类管线在相交区域内所规定的最低净高度或者最高净高度,如果该管线净高度超出最低净高度或者最高净高度,则认为此管线不符合设计规范,标记并记录此管线,然后,继续判断下一根管线是否符合设计规范,标记并记录,检测完所有管线后,提交所有被标记的管线相关信息。
所述创建BIM模型包括
步骤1、根据建筑设计的CAD图纸,在BIM平台中创建三维建筑模型,包括墙、门、窗、楼梯、幕墙;
步骤2、依据结构设计的CAD图纸,在建筑模型的基础上创建三维结构模型,包括结构柱、结构板、各种梁;
步骤3、在步骤1所建的建筑模型、步骤2所建的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各管线的CAD设计图纸,创建消防、给排水、污水、新风、回风、送风管线。
所述获得管线净高度的方法,是将地铁综合管线的形状根据其端口剖面形状分为两大类:矩形管线与柱形管线;管线模型作为实体模型,端口剖面的高HT、宽WH、直径DT以及管线高度Offset均为其基本属性,根据管线垂直对齐的方式,可得其净高高度Height如下:
所述判断管线模型与区域模型是否相交的方法,是确定管线两端口中心点的空间坐标SC(X1,Y1,Z1)与EC(X2,Y2,Z2),结合管线的直径或者宽度,确定中心剖面轮廓线OutLine1:P0_P1_P2_P3_P0各边方程,同理,确定区域模型各个面的法向量,以及构成底面轮廓线OutLine2:A0_A1A2_A3_A4_A5_A0的各边方程,具体判断步骤如下:
步骤1、判断管线的高度是否大于区域高度,是则说明此管线不在该区域内,停止判断,否则进行下一步;
步骤2、取OutLine1一边P0P1,可得线段P0P1在平面OutLine2上的投影P0’P1’;
步骤3、若点P0’或P1’在区域OutLine2内部,则说明管线模型至少一端位于区域模型内部,即管线模型与区域模型相交,停止判断;否则进行下一步;
步骤4、获取P0’P1’所在射线与OutLine2一边A0A1所在射线的交点C,若交点C在线段P0’P1’内部,则线段P0’P1’与OutLine2相交,即管线模型穿过区域模型,即得OutLine1与区域模型相交,停止判断;否则进行下一步;
步骤5、取OutLine2另一边,重复步骤3;
步骤6、若OutLine2所有边参与判断,且未检测到相交,取OutLine1另一边重复步骤1、2、3、4、5;
步骤7、若OutLine1所有边检测完毕,且未检测到相交,则可确定管线模型与区域模型未相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1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乙烯粉末及由其制得的多孔制品
- 下一篇:一种呼吸流量调节装置和呼吸机